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9514|回复: 60

终极的BF998双栅管超外差收音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4 23: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场效应管检波3.gif

这个电路是我最满意的。简单可靠,容易实现,性能优良。

这个电路算是把双栅管用在刀刃上,双栅管在变频和检波上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中放反而用三极管更好,用三极管可以获得更好的AGC性能。三极管的放大原理是电流放大,输出电流是输入电流的若干倍。而三极管的输入阻抗受静态电流的控制,静态电流越小,基极输入阻抗就越高。当前级信号源是恒压源,那么当静态电流下降,则基极输入阻抗升高,产生的输入信号电流越小,则输出信号电流也越小,增益就越小,这种特性对所有的三极管都是成立的。再加上一般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倍数随静态电流的下降而下降,那么就可以产生更好的AGC性能。

双栅管自激式混频器具有线路简单可靠的优点,但噪声可能比较大,这种噪声在后级中放增益很高时可以听出来。使混频器停振,噪声就消失了。不过双栅管输入阻抗高,输入端可以直接LC回路,耦合效率高,可以产生非常大的变频输出,对后级中放增益需要大大降低了,总的结果反而是低噪声。中放管发射极可以串联一定的负反馈电阻,降低中放的初始增益,可以大大降低无台时的背景噪声,而且还具有降低失真,提高稳定性的作用。

这个电路配合HT7133 3.3V低压差微功耗三端集成稳压器最好,可以使电路工作在很宽的电压范围下。这种稳压器自身消耗的电流极低,用分立元件很难达到它的性能,价格也不贵。

这个电路可以使用普通收音机套件中的成品中周和振荡线圈,不需要重绕。除了双栅管,其它都是很容易获得的元器件。完全可以把普通收音机套件改造成高性能的。


补充内容 (2020-7-14 11:30):
最近在AGC电路上有所突破,44楼有升级版本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0-7-13 17: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xlk 发表于 2020-7-13 16:22
可以请教一下吗?电路中各个中周和震荡选用什么型号呢?有没有PCB图参考呢?我手头现在有TTF-2-1 2-3 -2-9  ...

中周随便什么型号,TTF-2系列是完全可以的,各种未知型号也可以。只要初级电感量在600uH左右,能够配电容谐振到455kHz或者465kHz。有很多成品中周是自带谐振电容的,那就更好了。其中第二中周需要带一个次级,如果没有次级,可以拆开中周外壳,直接在磁芯上加绕几圈作为次级。优先使用TTF-2-1或者TTF-2-3作为第二中周,TTF-2-9的次级圈数较多,容易使中放输入过载,不过可以加大中放的发射极电阻解决。
振荡线圈直接使用与可变电容配套的成品,只用初级部分,次级不用。
没有PCB参考图,这个你可以用sprintlayout自己设计。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4 23:3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cx2002 于 2016-4-4 23:43 编辑

楼主高人,一直以来不断地创新电路。冠以终极定是最终不需改动了。整个电路强大的沃尔曼组态及选频网络,是否已经做出来实验过?双栅mosfet固有输入阻抗高,但极间电容相对也较大。不进行必要的阻抗变换是否会使高频特性受影响?另外,此中放增益是否足够?能否兼顾选频、带宽增益及必要的功率输出?请大师指教一直以来总想做一个场管和晶体三极管混搭的机器,取长补短。却发现越来越不爱动手了。最多有了想法在仿真上面搞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5 02: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ngz 于 2016-4-5 02:08 编辑
ycx2002 发表于 2016-4-4 23:39
楼主高人,一直以来不断地创新电路。冠以终极定是最终不需改动了。整个电路强大的沃尔曼组态及选频网络,是 ...


电路肯定试验过了,基本格局算是最终确定下来不想再变了,个别元件取值可能还需要调整。从实用上来看,这个电路足够完美了,更高级技术的运用只会增添实现上的复杂性,而改善并不明显。

中放的增益不是越大越好,中放增益越大,对变频级噪声的放大量也越大。由于使用了高灵敏检波器,中放的增益是噪声控制的关键。变频增益越大,中放增益越小,整机噪声就越小。从限制噪声的角度来说,这个电路一级中放的增益实际上远远超出需要。

本机的选择性由两组双调谐回路来保障。这两组双调谐回路的负载都很轻,可以工作在较高的有载Q值上,而不需要空载Q值很高的中周,同时也可以获得比单调谐更宽的通频带。另一个特点就是每个中周的工作状态接近,Q值可以自然的获得一致,容易调出较好的双调谐的曲线。

BF998是UHF超高频管,栅极电容很小,在1MHz频率左右运用,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另外,这个管子低频性能也不错。

检波器的输出是射极输出器,音频输出电压0.8Vpp左右,可以配接任何功放电路。其集电极可以串高阻耳机直接收听,而不会影响到输出。电路中使用了3.3V的集成稳压器,其实就是为配合各种电源电压的功放电路用的,从几伏到几十伏电压的功放都可以直接配用。稳压器同时也起到了电源退耦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5 07: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电路方案总是令人耳目一新,觉得本振做成独立一级是不是会更好些,和高放变频不互相牵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5 09: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羡慕楼主对电路的透彻理解,老小白我只会简单的仿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5 09: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炫彩 发表于 2016-4-5 07:55
楼主的电路方案总是令人耳目一新,觉得本振做成独立一级是不是会更好些,和高放变频不互相牵扯。

独立本振当然更好,而且还对降低噪声有利。不过还是那句话,增加了复杂性,而改善并不是很明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5 09: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ngz 于 2016-4-5 10:10 编辑

再说几个电路设计上的“妙处”:

一般成品中周的绕法,是初级的热端绕在最外面层,抽头位置靠近内层,这样工作时的Q值比较高。由于使用共射共基电路,输出阻抗很高,中周不再需要抽头来匹配。中周安装时,可以特意把初级热端的那个头接电源或接地,这样中周的最外圈处于交流低电位,可以增强屏蔽的效果。常规使用抽头的方案,中周热端只能在最外层,对外壳的屏蔽要求高,容易自激。

双调谐电路不仅可以增加选择性和通频带,还可以降低失真。对于共射共基电路来说,中周的初级完全处于反向偏置的集电结回路中。由于集电结电容会随着反向偏压的变化而变化,当谐振回路的振幅较大时,就会引起一定的失真。用双调谐电路,次级谐振回路就可以把初级谐振回路中产生的谐波失真抑制掉。

这个电路的延迟式AGC是一大亮点。弱信号时AGC控制管处于截止状态,信号超过一定的强度,AGC控制管导通,迅速拉低基极偏置电压,“刹车”很迅速。这种方案至少可以产生40db的AGC控制深度。信号强度从AGC开始动作的时候算起,再增强40db,输出幅度几乎不变,而且没有明显失真。目前所遗憾的就是没有对中放前级施加AGC控制,如果利用“刹车”迅速的特点,进一步控制前级的增益,可以获得更好的AGC性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5 09:30:32 | 显示全部楼层
yngz 发表于 2016-4-5 09:21
独立本振当然更好,而且还对降低噪声有利。不过还是那句话,增加了复杂性,而改善并不是很明显。

恩,出发点不同,DIY的方向就不同了,LZ的思路是在简单的基础上尽可能好的性能。我DIY一般是以性能为重点,电路复杂点只要机箱能放得下,我最近要搞个电子管接收机,本振部分很复杂几乎超过主体电路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5 14: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顶帖的 有大把jfet 可以来一个玩玩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5 16:5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ngz 于 2016-4-5 16:58 编辑

想到一个混频器与中放电路远距离分离的方法。
如下图所示:
混频、中放分离.gif
只需要一根同轴电缆即可完成对混频器的馈电和信号传输。由于传输的是混频电流,线上阻抗很低,同轴电缆的线间电容并不会对传输信号产生太大影响。

可以把混频器和接收解调电路分别做成独立的模块,之间用同轴电缆连接。天线与混频器装配在一起,可以放在室外或者信号最强的地方。每个混频模块统调好,换不同的天线混频模块就可以接收不同的频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2 17: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yngz 发表于 2016-4-5 09:22
再说几个电路设计上的“妙处”:

一般成品中周的绕法,是初级的热端绕在最外面层,抽头位置靠近内层,这 ...

電圧3.3 伏嗎?  如何实現40db的agc控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3 09: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奉为终极机器,最好要与知名点的成品机对比一下,好坏数据说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3 09:2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古老的设、设计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3 09:43:35 | 显示全部楼层
vkjmmy 发表于 2016-7-13 09:09
既然奉为终极机器,最好要与知名点的成品机对比一下,好坏数据说话

估計桜主以后要沒時間再玩了, 所以这仲終极可能有别的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3 12:26:18 | 显示全部楼层
炫彩 发表于 2016-4-5 07:55
楼主的电路方案总是令人耳目一新,觉得本振做成独立一级是不是会更好些,和高放变频不互相牵扯。

这个提案既可以把独立本振调整到使混频级有最高的增益/最低的噪声/最小的混频失真的最佳点上,

而且天线输入端可另加一只单场管作被认为最优秀的【正向AGC】,这样机子就高级得多了,但也不 能说终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27 06: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