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迎中秋与国庆DIY组装赛】评委老师们的抬举,我的参赛机荣获二等奖,借此感谢评委老师和朋友们的支持和帮助。
说实话,自己并不满意这次的参赛机,这台机子有个不易察觉的缺点:强信号失真。在调正强电台时会产生失真,调偏一点反而正常。关于教科书上是这样讲述的:
“放大器增益很高而电压又较低,因此很容易产生中频阻塞失真,这个问题在低电压机型上尤为突出。… 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途径;一是加强自动增益控制性能,… 第二个办法是,减小第二中放级的集电极负载阻。” ——参见【低电压硅管电路】86页
套件的电路也是这样处理,但这样处理是以大幅度降低增益为代价的。
在用信号源大信号输入中放的实验中,示波器并未出现削顶的信号阻塞波形,这使我意识到收听时的强信号失真,并非是教科书言及的饱和型“中频阻塞失真”,而是由于AGC导致中放1截止的梗阻,因为强台调正时中放1的Ic会降至0.01mA。于是我就设法减小AGC的作用,但收效不大。
这台参赛机灵敏度还算好,但强弱台之间的差异很大,而且AGC同样对弱电台一样痛下杀手,增加二次AGC的作用也没有明显效果。
骤然想起电视机的AGC电路,只对一定强度以上的信号才起控,用于收音机一定很好。同时回忆起曹大师的《超动态、宽频响优质收音机》也有类似AGC电路。
于是,立马在参赛机上改进,增加2个1N4148和一个电阻,效果显著:弱台音量大了,强台调正后也不失真了。AGC减弱后,强信号时中放1的Ic维持在0.1mA左右。增益提高不少,中放1的静态Ic不得不降低到0.3mA,否则底噪声很大。
改进仍在进行,AGC作用的最佳量度、元件数值都是值得推敲深究的,有兴趣的老师和朋友,不妨一起探讨。
|
评分
-
4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