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10-3 02:5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udioCAT 于 2015-10-3 03:01 编辑
dee 发表于 2015-10-3 00:22 
嗯,你的意思是,低音上的欠缺可能还需要电路补偿是吧
那这种设计对于中音和高音来说呢?有什么特别的么
你问的其实就是障板箱的核心问题,就在于声音特别。
我在许多这类帖子中多次提示过,只是真正看懂的并不多,多数人还是抱着错误玩大“障板”思想,认为声音就是好,好听,具体好在哪也不清楚,只能笼统地说声音真实等等。
障板式音箱,优势在于前后都发声,并且相位相反,是典型的偶及辐射特性。
抛开障板箱,音箱技术发展至今,科技含量很高的顶级音箱中,只有屏风式具有偶及特性。你要是老牌的发烧友就应该知道,空气感表现最好的音箱系统非屏风式莫属,但遗憾的是屏风式音箱要采用大面积静电振膜,涉及振膜的预极化和高压等许多技术,无论成本和难度远超常规音箱,不是一般发烧友能玩得起的,所以只在90年代全球音响发烧最狂热的年代有少量产品,之后再无厂家生产。
屏风式音箱,虽然静电振膜面积巨大,但也无法有效重放低频,低频还是要借助常规音箱来辅助,但这不是问题,空气感与低频无关,完全依赖中高频。
国外90年代有人提出低成本实现屏风音色的方案,并试验成功,这就是最初的障板式音箱。
而障板式音箱把低频部分都实现了偶极特性,不能不说,这已经超越了屏风音箱,实现了全频偶极,附带的好处是彻底杜绝了由箱体带来的声染色问题。
但是,低频的偶及特性又无可避免的存在声短路问题。这个问题看个人要求:
一、认为低频无所谓的,就可以无视低频欠缺,而专注于特有的屏风音色,可采用基本的障板箱形式(Jamo R907)
二、既要屏风的音色,还要足量低频的,可以采取一些手段
1、像屏风音箱一样借助低频辅助箱,保持中高频偶极,低频非偶极。
2、走回头路采用淘汰的开放式低频箱,可在保持低频偶及特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获得稍好的低频(林奎兹Orions)
3、要求再高些,采用开放式变形,即两侧加折边的裙板。全频偶极,低频依赖电路补偿。
4、极致要求,采用基本的障板式音箱形式,低频完全依赖电路补偿,对低频扬声器要求很高
你注意看你贴的Orions和我贴的Orions是不一样的
我贴的图有背面照,只有一只高音。
Linkwitz也意识到高音后面是封闭的,无法两面发声,这就是说,他的障板式音箱只能在中低频段实现偶及特性。显然,高音如果也能实现偶极特性,才能完全达到屏风式音箱的效果,所以Linkwitz在另一款中增加一只背高音,实现高音也两面发声,做到全频偶极特性。
我在之前的回复中说:这才是正宗的障板音箱,目的是让那些盲目玩障板的人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障板音箱,不是说随便找个巨大的大板子挖个洞装上喇叭那样简单,那就变成声学测试障板了。因为盲目跟风,免不了出现错误认识,免不了出现大障板小障板这样笑话的称呼
任何一种商品,判断他是不是合理的,要看严谨的国际大厂有没有这种产品
下图是尊宝的Jamo R907障板式音箱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