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songcj20145

请教一下这个差动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正反馈原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21 17: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1 17:2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把这种电路称为射极耦合正弦波振荡器更好,差动放大器是射极耦合电路的一种。“射极耦合”这个词包含的范围更广泛,比如“射极耦合施密特触发器”、“射极耦合多谐振荡器”,还有更专门的“射极耦合逻辑电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1 18: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F35_ 于 2014-10-21 18:03 编辑
飞机迷 发表于 2014-10-21 15:16
单端输入单端输出你也敢说有共模抑制?估计书看一半不求甚解


也不知道是谁一知半解,单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电路与电子学》一书,是以前很多大学的模电基础教材,在224页明确表示了单端输入单端输出差分放大电路具有共模抑制比,只不过比双端输出电路要低。
差分电路共模抑制比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Re的负反馈作用来实现的,在单端输入输出的时候,恰好是共用Re提供了共模抑制比。
并不是说其中一个输入端接地就不考虑共模信号了,温漂、电源噪声,不管输入端怎么接,这些都是共模的。

配图为证
无标题.jpg

我说这个电路不能算差分的原因是其电路接法,差分电路如果单端输入单端输出,则不具备放大“差”信号的能力,此时如果两管单独偏置(不共用Re),则不具备共模抑制能力,如此,即无法放大“差”信号,也无法提供共模抑制,已经不具备差分放大的任何特点,何以称“差分”,而按照交流等效,其作为共集电极+共基极电路来分析更为合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1 18: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F35_ 于 2014-10-21 18:16 编辑
飞机迷 发表于 2014-10-21 16:28
跟他们一般见识没有意思,多数是半桶水


也不知道谁是半桶水
讨论就讨论,大家摆事实讲道理,各说各话就行了,别人都是长眼睛的。
我只看到你一味的以阴阳怪气的口气进行反问,然后就指责别人说的不对,又拿不出什么实质性的东西,要么就进行人身攻击,这除了体现出你素质低下外,不能证明任何事。
再说了,来这里耍的谁敢问心无愧说自己是一桶水,专家教授也不来咱这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1 22:46:09 | 显示全部楼层
d3b7 发表于 2014-10-21 17:02
为什么还要插个电容,直连不行吗?

这........这个...........吗.................

从正规的差动电路来说,是应该那样直接连起来,公用一个直流电阻。VT2的基极电阻也会接电源,而不是去接VT1的基极。
如果那样链接,估计振荡会很强波形失真,于是将VT2的Rb不接电源,而接另一个的VT1的基极,形成一定量的负反馈,改善波形


但是这样新的问题来了,由于两个管子的基极电位不一样(VT2基极电位势必低于VT1),两个管子的发射极无论如何是不能连在一起了,那样会偏沉的受不了,只好把直流系统分开,个人走个自的路。

幸好,交流有电容短接。好赖还保留着交流信号仍然在差动的姿态。假如就在此时,输出也是差动的,即VT2有集电极电阻,并且有信号和VT1的集电极联合输出,说它们是交流差动放大,我想不会有人有意见。

唉!偏偏又遇到个瘸腿的输出,那还是差动吗?公正地说瘸腿的输出改变不了电路的性质。我就是这样认为的。
至于说到直流工作点不一样,就不算是差动了,我也不认可,世界上他就没有两个一样的工作点,你说差多少电流就不能算作差动哩?如果我把一个差动输入、差动输出的电路其中一半故意调偏一大些,你就敢说他不是差动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1 22: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我也不会愚蠢地去反对别人说他是 什么共基极、共集电极。因为那样分析也确实是十二分的正确。

就如同同一个电路,我说他是恒流源,适合恒流源的分析范畴。
而你非说它是恒压源,一定要用恒压源的定理理论去分析才对。我是不会去反对你的,因为你的恒压源说法是十二分正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1 23: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电路放大部分,换成这个一样可以工作,都是同向放大。
2tr.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2 00: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3b7 于 2014-10-22 00:11 编辑

上面这个再简化一下,振荡电路是这个样子的
osc.png

SPICE 仿真文件
  1. * osc 2t

  2. C1        1  nt        100p
  3. R2 2 3  200
  4. C3        5  nt        100n
  5. C4        0  4        100n
  6. C5        0  nt        10n
  7. L1        0  nt        100uH
  8. Q1        vcc 1 3        QC1815
  9. Q2        5 4 2        QA1015
  10. R1        1  vcc        158k
  11. R3        1  4        142k
  12. R4        0  4        158k
  13. R5        0  5        1k
  14. R7        0  nt        1000k

  15. V1  vcc 0 6V

  16. .MODEL QA1015 PNP (IS=1.4E-14 BF=170 BR=10 VA=100 IK=0.22 RB=2
  17. +               RC=1.4 XTB=1.3 CJC=11p CJE=12p TF=0.63n TR=25n)

  18. .MODEL QC1815 NPN (IS=1E-14 BF=170 BR=3.6 VA=100 IK=0.25 RB=50
  19. +              RC=0.76 XTB=1.7 CJC=4.8p CJE=18p TF=0.5n TR=20n)

  20. .tran 0.1us 10ms 9.9ms
复制代码
sim.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2 09: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崂山 于 2014-10-22 09:11 编辑

楼上的兄弟,请教一下你的仿真软件,它能够仿真变压器铁芯吗?
我闲着没事琢磨了课题:
现在运行着的有380V  11k W三相变频器输出PWM信号(载频2KHz-----10kHz),滤波后的频率大概20Hz-----50Hz用三相普通变压器升压到2500后供给负载,负载是三相异步电动机带离心泵。

我的想法是: 能否用高频变压器把PWM波直接升压到2500V再滤波出低频。
目地,变压器铁芯重量、体积、成本大幅度降低。

你的软件能仿真变压器吗,能模拟输入三相变频器的输出吗  能仿真的话,看看高频变压器可否工作,效率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2 09:3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崂山 发表于 2014-10-21 22:58
当然,我也不会愚蠢地去反对别人说他是 什么共基极、共集电极。因为那样分析也确实是十二分的正确。

就如 ...

比较同意您说的,也许是角度不同,就像yngz 师傅说的,差分放大器其实可以理解为射极耦合放大器,把它的一个输入端接地,另一个输出端也接地,然后把射极的直接耦合分开改成阻容耦合,就是楼主这个电路了,可以说是由差分变形而来,但与差分已经相去甚远,所以我把它看做共集-共基耦合电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2 10:04:53 | 显示全部楼层
MF35_ 发表于 2014-10-22 09:36
比较同意您说的,也许是角度不同,就像yngz 师傅说的,差分放大器其实可以理解为射极耦合放大器,把它的一 ...

理解万岁,人参公鸡的不要,统统的   哈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2 11: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论坛兄弟的见解很深入独到,我受益颇深,非常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4 20: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崂山 发表于 2014-10-22 09:10
楼上的兄弟,请教一下你的仿真软件,它能够仿真变压器铁芯吗?
我闲着没事琢磨了课题:
现在运行着的有38 ...

老哥想法不错就是有个问题,你把电压搞到2500伏后再要处理就需要4000伏以上的耐压的器件了,成本就不得了。所以先处理再升压更合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5-8 01: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