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latexles

【实验】低压,高效,高保真推挽电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21 17:4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所谓的电流模式运放的输入电路。

是个大环路反馈。

据说日本电子竞赛有过这个电路,但是用的输出是MOSFET。

除了MOS和Lz的电路几乎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1 19:5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反馈电路啊,电路增益太大,不能正常工作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2 05: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孔景元 发表于 2014-9-21 14:53
推挽。永远的经典,从未被超越,也不会被超越

推挽这个家伙. 除了在极低压有优势〔我极力提倡自耦〕.有变压器功放.还雄踞着150V高压的电视机音频功放数十年.回想起频率之宽和动态之好.口里还口水多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2 09: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2 17: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2 19: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shiuyipyuen 发表于 2014-9-22 05:18
推挽这个家伙. 除了在极低压有优势〔我极力提倡自耦〕.有变压器功放.还雄踞着150V高压的电视机音频功放 ...

有变压器的高压供电晶体管功放电路音质是出奇的好,还相当的稳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2 19: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texles 于 2014-9-22 20:14 编辑
飞机迷 发表于 2014-9-22 17:20
楼主看这个http://wenku.baidu.com/link?url= ... maLx2YSZ1nWvPdLCZOi ...


不明白你判断原始的依据是什么?  什么算是先进?  我觉得能证明电路合用或者不合用是关键。
你找到的是菱形输出器,类似我电路的一部分。但这不是电路主要核心。
1单用这输出器并没有低压,高效率作用。
2不用这种菱形部分,也能用其他偏压推动末尾的高效率电路。
也就是说你找到的非关键点。非本质部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3 09: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04: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texles 于 2014-9-24 04:47 编辑

第一轮实验,效果还不错

下午原件到了,于是顺手搭接一个电路。
前面四个小功率管是5551和5401.功率管是D882,B772。

效率:
4V锂电池供电,6.8mA静态电流。 最大输出万用表交流档测输出1.4V(我的音源电平太小,如果提高输入信号,输出电压有可能更大)

音质:
音质可以,满足一般需要,没听出明显问题。(可能比以前那个甲类的略微差一点,不如他醇厚,不过没仔细测试音质,不好定论)

稳定性:
1:温度稳定性,5V供电,9.12mA静态电流。长时间工作变成9,2mA。 用电老铁同时加热前面几个管子到烫手。 静态电流从7mA到15mA之间浮动。 十分稳定。  说明几个管子的热补偿性能很理想。 实际制作中,如果管子两两捆绑一起热耦合。效果会更好。
2:电源稳定性,4V锂电供电,静态电流6.8mA。5V电压9.12mA。12V电压36mA。   静态电流会随着电压变化,比例稍大于电压变化。 不过这个电流变化,一般应用没有问题。

增益
有一定电压增益,但是还不够。实际使用时,前面应该加一级电压放大。


总结:目前性能基本够用。电阻是随便选择的数值,直接安装上,就测试了以上数据。期待过几天经过调试,能进一步提升效果性能。  今天太晚了,就研究到此。

实物是下面那个电路。因为偷懒,输入级的两个管子的集电极直接连接到一起了,而不是像上图的原计划。
IMG_20140924_041214.jpg

IMG_20140924_041248.jpg

IMG_20140924_04130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4 15: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实践出真知.就图纸而言,其电压增益是不高,属于射击输出器的拓展,就图纸而言,个人认为还是上面的图纸效果可能会好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4 15: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D882,B772好像是大林顿管,管压降可能稍微大一点点,是否考虑采用TIP41,42呢?对于3V,5v的供电电压,8050,8550应该可以胜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4 17: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路的稳流原理仍是“镜像”原理:由于Q1、Q3的发射结伏安特性基本对称,Q1的电流基本等于Q3的电流,而Q5的电流基本是这个电流的β倍,以图中为例,如果电源电压为5v,Q1的发射极电流为10k,那么Q1、Q3的电流近似于180微安,如果Q5的 β值为300,那么整机电流就近似于55毫安,故而同步调整Q1、Q2发射极的两个电阻就能调整整机电流。
补偿、稳定电流不是让每对三极管等温,而是让Q1、Q3等温,Q2、Q4等温
电路严重依赖器件的对称性,设计本身的补偿和纠正措施极其有限,总体性能并不突出,80年代锗管时代新机设计已有类似电路,电路比这个复杂一些,但绕不过电流不稳的硬伤,另外一个管子损坏或变质会引起多个管子连带损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4 17: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忘了图,补上

补充内容 (2014-9-24 21:58):
由于Q1第基极和Q3的发射结同为中点电压,故Q1和Q3的发射结等效于直流并联,电流相似,但末级电流受管子本身放大倍数影响,较难控制。
213042zywtvssyiysdjgiq.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0 09: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大功率管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0 15:4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实践,实践出真知,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5-9 00: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