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3-21 09: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suhonggui 发表于 2014-3-20 19:08 
这个电路也是我从少年时期装来复式以来效果最好的一次,来复式好不好关键在于电路和关键元件(高频阻流圈 ...
谢谢苏老师的回复。有空一定在面包板上面试试您的电路。
高频阻流圈除了电感量控制在1-3mH的范围内,其他方面的质量因素还有哪些呢?磁芯的材质?线圈的绕制?还有其他注意的事项吗?
高频阻流圈的位置确实很重要。我装的636单管以及在面包板上面试验的在636基础上扩展的多管直放机,不加再生,高扼圈靠近磁棒近了就有再生的效果,很明显。另外,最近实验的两级高放四管机,有两个高扼圈,那位置摆放肯定更讲究了。
此外机壳小了的话,高扼圈离磁棒近,就会自激。虽然并个电阻会消除自激,但是灵敏度要下降。
所以我还想请教一下苏老师,高扼圈加个铁帽(有个废2Z800,壳子大小很合适)或铝帽(废电解的壳子)是不是能够在不减灵敏度的情况下降低自激呢?
谢谢苏老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