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9-27 10: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说明如下。。。。。。
楼住,你的问题说明如下:
1,在54楼的图中,R7(50K),C9/C10的作用是共同组成中频滤波器,目的是对检波后的电信号进行滤波,滤除残余中频,得到音频信号,再加到负载VR上输出到后级.这个滤波器的时间常数的大小,不仅影滤波效果,还会影响检波器输出电压的大小以及音频信号的频率特性.实际上,尽管这个电阻不用也可以.但是基于上述的原因我建议:还是按照原图纸制作制作较好。
2,(功放级)6J1阴极电阻究竟多少最合适?这个电阻的作用是建立电子管的直流工作点的.按照五级管接法,建立甲类工作点,其阻值通常可在150欧---300欧之间选取.到底多大合适,在业余条件下,可以这样来找到,见附图:
a,在6J1的阴极串联:200——500欧的电位器线绕电位器与一只一瓦100欧的固定电阻和万用表的25(50)ma档;
b,把线绕电位器的转轴放在任意一个位置,转动音量电位器,使音量在最大与最小之间变化,注意观察电流的变化范围,再将线绕电位器的转轴换个角度,同样使音量在最大与最小之间变化,观察电流变化范围。。。。。。。如此多次重复。直到万用表所指示的电流,基本上不随音量的变化而变化。这时固定电阻与电位器的电阻和万用表25(50)ma档内阻之和就是最合适阴极电阻。
c,此法的理论根据是:甲类的工作点不随音量的大小而变化,否则,就不是甲类。
3,第三级为普通五级管的复合应用法。具体是:
a,用电子管屏极——阴极检波,好处是效率较高,因为屏极面积大,并加有电压高。此时抑制栅极必须接到阴极,以便使阴极的电子接近阳极。否则,检波效率将会大大的下降。
b,用廉删做阳极与栅极加上阴极构成三极管放大器。这个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不高,原因是抑制栅极面积小。不过由于后级是用的五级管,所以对整机工作无碍。为了保证这个三极管正常工作而不受阳极的影响,故抑制栅极必须接到阴极,以屏蔽阳极与廉栅极。
4,单管变频与用双管混频。采用专用震荡管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高灵敏度,而是为了提高变频器的工作稳定性,使混频器工作于最佳状态,确保混频质量,所以不会提高灵敏度。
5.R8是要用的,不过其阻值可以可以适当的减小。其作用有二:
a,给电压放大级一定自给偏压。
b,在本级引入负反馈。
[ 本帖最后由 radio1942 于 2008-9-27 15:24 编辑 ]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