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12-18 11: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拜读此文
R390A在那个电磁环境优美的年代,设计思路是追求极限灵敏度,前端使用了两级五极管谐振高放,由于槽路有载Q值不可能大于120,进入三极管单管混频器的信号数量较多(当时无线电频率使用不可能这样密集),20千赫内的动态范围不可能有现代机那么好。
R390A的优势在于全短波范围内极度微弱的SSB和CW信号的接收,这一点是现代收信机所无法超越的事实。
如果今天还要回味胆收信机,我建议以IC-R9500的构架为蓝本,只做一级由6N3之类对称双三极管甲类推挽高放,而后用肖特基二极管三平衡混频器进行第一混频。
本振的VCO可以使用胆振荡器,但是需要做成55.845MHz-----115MHz的PLL本振(覆盖到2米波段),是否采用DDS+PLL构架可以因地制宜,第一中频理所当然是55.845MHz,AM、FM、SSB、CW用一只石英晶体滤波器;WFM用5级LC槽路滤波器(短接那只石英晶体滤波器)即可;第二中频就各显神通了。
[ 本帖最后由 阿里巴巴 于 2010-12-18 11:19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