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重感冒

测试了一堆管前级管,看看人耳到底能分辨多小失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4-17 15: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大联赛 发表于 2025-4-17 14:41
直热管降噪最好的办法是直流点灯没有之一,把交流成份削灭在萌芽中。

他提的是电源纹波的事,不是灯丝噪音。电源纹波当然是越低越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18 10: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重感冒 于 2025-4-18 11:19 编辑

不知有多小人对比过不同声卡的声音,,指标差别往往都是千分几以下的差别,然而声音总是那么的神奇,事实上每一款声卡的声音都不同,若果还说声卡也听不出分别来,那我只能送他两个字《屁服》,运放中ne5532和新一代LM45620ha,一个中频肥厚,高频一片灰暗,一个声场深远,细节刻画细致到无伦,这是放本身的特性,换速率和本底噪音成了关键问题,在前级的胆管的调试校声过程中,会发现第一级的电流大小居然可以影响最后整机的力度,这是电流上升速率对声音的影响,所以最后多重问题的微小变化的叠加最后变成质变的听感变化,失真指标只能代表某些性能,而不能代表声音全部,指标好得很,声音如狗屎的音响并不小见,热噪,频响,相位,换速率,谐波组合等,这些在仪器观测中单独每一项低于千分几的差距的影响都小到可以忽略。但是全部加起来就不是那么一回事。这个问题真值得深刻地用脚趾头去想想!阻容元件上热噪越低热稳定性越好的,声音大多偏亮和快 英国汉高和美国加档都是很好的例子,声音细致,细节刻画能力超强,略感冷艳,热稳定性差的往往偏厚偏朦肥厚,美国AB碳阻成了代表,AB电阻本来属于无感电阻高频本不该差,但实际的听感是低频很厚也有力,高频一般般,稍显暗淡,是一种黄昏的音色,为何会这样?电阻中碳阻温度系数最高,底噪最大,越热就越大,噪声大对音乐信号中的的微小信号变化有着明显的污染能力,基本上可以理解为噪音磨灭了高频的菱菱角角,高频的小信号的动态范围也被压缩,起落幅度受到衰减,最终导致听觉上高频被衰减,和低频被提升的错觉。 电容的等效内阻,电容在高频的时候可以等效一个电阻ESR,也就是电容的串联等效电阻,为什么我们老是说日本电容有点萝卜味,只有精致就没有大气,对比一下同规格的日本电容和美国撕逼或者rifa,你会发现日本的很多电容的声音的下盘不够稳,缺乏一种重量感,这是内阻,也是体积在作怪,来到低频大电流的位置说的话,同样的绕制圈数,同样的容量,如果其中一个电容的极板厚度是另一个电容的2倍后,那么大电流输出时谁的内阻更低,谁能输出更大电流,是不是一目了然,内阻影响着电流上升速率,速率影响着信号瞬时幅度的精确追踪。以上都是上班没事随笔所写,也是自己的一些总结,充当当个人日记。不想争论,不认同的请绕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18 17: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重感冒 于 2025-4-18 17:10 编辑

想到一个有趣的问题,6mv的100hz底噪,8欧90db喇叭,噪声应该很明显吧,功率是0.0000045W 而这个噪音,噪声幅值不变的情况下,混在60mv的信号中是10%混在600mv的信号中是1%。我们平常看到的频谱基本就是越往高频信号越弱,越弱的信号对比幅度不变的底噪,可以看到,信号越弱信噪比越差,噪声对弱信号的影响力越强,最终甚至完全改变他的基本形状,如果6mv噪音是听音环境里所无法忍受的,3mv是有所察觉的。那么我相信3mv足可以改变高频谐波的模样。也能被人耳察觉到。对于小信号来说,这样的信噪比和噪音环境简直就是糟糕透顶 ----随笔2
20210925135203157.png
20190427110351279.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26 22: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