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量子隧道

(仿真)跨导放大器(V->I线性变换器)仿真学习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2 18: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量子隧道 发表于 2024-11-2 08:56
果然你又来了:)

不是我不想用中文。奈何中文在科技领域确实不适应现代社会思维方式。从古文 ...


偏见太多,中文要精确表达根本没问题,而且会更精准。中文更灵活,更聪明,英语才呆傻,像那几个单词,那么老长
所谓外来词,中国近代史在那里,人家先进,所以外来很正常。不过现在网上正在扒西方伪史,西方很多所谓历史都是伪造的 ,之前是我们领先,后来西方传教士来了大量地带走中国的数学等东西,后来他们发达了。
书的翻译,那是翻译的人不行,不是中文不行。“翻译的译者名字一长串”,这是歪果仁?歪果仁自然好不了,像“不要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这种话显然不是中国话 ,这种翻译拉倒吧。
回复 支持 0 反对 4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 21: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往事已去 发表于 2024-11-2 18:33
偏见太多,中文要精确表达根本没问题,而且会更精准。中文更灵活,更聪明,英语才呆傻,像那几个 ...


您给我整笑了  真有人信【西方伪史】汗【永乐大典】啊,,,

说回本贴,至少我个人认为:analog方面追求上进的人学英语、抱残守缺的人追求全中文
你可以说中国人能吃苦能内卷,有小礼有大义。但中国人(至少内地人)并不认真做外文资料翻译。
不少其它领域也是如此,比如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学。
曾有这两个领域内人士告诉我:所有中文资料不必读,要读去找英文。

评分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 21:35:05 | 显示全部楼层
MT4S301 发表于 2024-11-2 21:17
您给我整笑了  真有人信【西方伪史】汗【永乐大典】啊,,,

说回本贴,至少我个人认为:analog ...

我是一看谁张嘴就出“西方伪史论”就知道这人没法交流。让他们自嗨去吧。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3 09: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MT4S301 发表于 2024-11-2 21:17
您给我整笑了  真有人信【西方伪史】汗【永乐大典】啊,,,

说回本贴,至少我个人认为:analog ...

西方伪史我也不清楚真假,我不是搞历史的,那门课也需要记我也不行,也不感兴趣。反正登月很多人在怀疑,连他们自己都在怀疑 ,而且西方人的信用、做的那些事不怎么样,从这表现看,西方伪史,完全可以是真的,他们可以干这种事。

我在别的地方也看到有人说中文的书不行,要看英文的,台湾的也行。不清楚为啥国人写不好书?连翻译都翻不好?中文差导致中文表达不行还是英语差本身就半懂不懂还是技术差本身就迷迷糊糊自己都不怎么懂?前些天出了个飞机场“go back to china”事件,全民学英语、主课、150高分数卡人、学了那么多年,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这种事,可见英语水平。很打脸,这水平,翻译出问题不奇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3 09: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量子隧道 发表于 2024-11-2 08:56
果然你又来了:)

不是我不想用中文。奈何中文在科技领域确实不适应现代社会思维方式。从古文 ...

OPAs for everyone字面意思翻译的话就是“运放面向大众”,语序不对但就这样做名字也行,本来就外国书,所以外国味也行。语序正过来就是“大众运放”,有点别扭,也行,原书即如此。权威,显然是某种崇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3 10: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望楼主开恩另开一帖,移植本帖技术相关内容,只包含本帖自然科学相关内容及坛友回复的,以供我这种技术学渣专心学习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3 11:3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明白了,对外国只能说好,说好就不行,对中国只能说不好,说好就不行

补充内容 (2024-11-3 15:18):
对外国只能说好,说好就不行——少打了个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3 12: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OPAs for everyone”这本书谁有?可以发来看看吗?
dabfxz@163.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3 14: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F35_ 于 2024-11-3 14:27 编辑
量子隧道 发表于 2024-11-2 08:56
果然你又来了:)

不是我不想用中文。奈何中文在科技领域确实不适应现代社会思维方式。从古文 ...


你说的没错,其实就两点
1.中文的信息熵太高,导致语义精确度变差,这在语言学上是不争的事实,这个特点有好有坏,好的方面是文字利用率高(中文是文字利用率最高的语言,没有之一),坏的方面是,文字的使用难度更高(中文也是最难学的语言,没有之一)。对于现代科学来说这个特点就不好了,不论是写的人还是读的人,用中文精准的论述一项技术的细节,要比英文难得多
2.国内学术圈的问题,很多人(并非全部)翻译外文书籍,就是赚吆喝的,这导致了翻译书籍良莠不齐,但总的来说质量差的占多数,分辨这些书籍的质量好坏你首先得读一遍吧,这太废功夫了,有这时间我英文原版都啃完了。我一般用的方法是两者都读,翻译版本略读,那些不重要的、歧义少的,读中文,可以节省时间,那些细节、不好把握意思的地方,去看原版,更精准。

搞技术的更推崇英文资料也不是崇洋媚外,而是基于专业需要,很简单的道理,现代科学体系就是西方搞出来的,原始定义就是用人家的语言搞的,所以去学习这些东西是必要的,就比如生物学中,学名为什么都要用拉丁文?即便我们搞出来某些新技术,但这些技术倒到根子上,其基础体系难道不是西方搞出来的?所以严谨的说无法脱离这个基础体系来描述这个新技术,那么这个新技术要得到世界的认可,就必须用西方语言来精准描述,很多基础科学,也许我们的老祖宗发明的更早,但谁让你没形成体系呢,没形成体系,就得不到广泛认可,这就叫解释权,这是客观事实,和崇不崇洋、媚不媚外没有一毛钱关系,国家和民族自信心也不需要从这里去找。

另外,不用和喜欢贴标签的人较真,在这种人眼里,世界上的任何一种事物都只有一种颜色、一个标签,你只要表达某种观点,就会被贴,我管这叫幼稚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3 15:14: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量子隧道 发表于 2024-11-2 08:56
果然你又来了:)

不是我不想用中文。奈何中文在科技领域确实不适应现代社会思维方式。从古文 ...

“中文在科技领域不适应现代社会思维方式”?国内的高校教材不论是数学、物理、化学都得用中文,没有讲不清的,反倒是那些直接翻译外文的书让人越看越不明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3 15:26:56 | 显示全部楼层
MF35_ 发表于 2024-11-3 14:25
你说的没错,其实就两点
1.中文的信息熵太高,导致语义精确度变差,这在语言学上是不争的事实,这个特 ...

虽然你想表达的意思我赞同,但你说的一句话我不太认同
"中文的信息熵太高,导致语义精确度变差"
信息熵和精确度并不冲突...
典型的反例是无损数据压缩算法,压缩数据信息熵很高但并不会导致歧义

我觉得你想表达的是"因为高信息熵的特性导致中文的日常生活环境里存在很多不精确的表达方式”
但这个问题并不是中文资料,翻译书籍质量普遍低下的根本原因。
除了你在帖子写的历史原因(起源/发展参与度等)以外,
我觉得,更重要的原因是国内很多科技从业人员和行业/社会的浮躁及逐利导致的
国外的很多经典的科技文献/著作会反复审阅,修订。著作人会把作品看得很重。
而国内这种情况基本上只有在少量大学教材身上才能看到。
而大量质量低下的翻译作品只是捞金/逐利工具而已
在这种市场环境下,认真做事的人被大量驱逐

相比之下,日本就比我们要好得多。因为我也不懂日文无法评价质量,但光从看到翻译资料数量上来说就比我们的多得多。

另外,还有重要的一点。能够流传到中文世界的英文资料已经是经过层层筛选的了,质量的平均水平肯定要高得多。
还有一点,中国人接收中文信息的能力会比英文强得多,更容易受到中文噪音的影响,给中文挑刺的能力肯定也要强得多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3 16: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scu319hy 发表于 2024-11-3 15:26
虽然你想表达的意思我赞同,但你说的一句话我不太认同
"中文的信息熵太高,导致语义精确度变差"
信息熵 ...

“信息熵和精确度并不冲突”,严格讲是没问题的

可能我表述的有问题,我的核心意思是,因为中文信息熵高,所以它难学也难用,进行“精确表达”的门槛更高,也就是你说的“因为高信息熵的特性导致中文的日常生活环境里存在很多不精确的表达方式”,因为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会咬文嚼字,会用最低的成本来进行表达。当然“翻译”这种“非日常应用”可以通过更严格的校对、修订来得到改善,但不得不承认它的成本要更高,那么反过来,相同成本下出现问题的概率就会更高,所以它是一个原因,或者说它是内因,人的问题则是外因,内外因是互相影响的,你很难说一个矛盾的外因和内因哪个更主要 ,因此越是灵活的语言,歧义的概率就越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3 21: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知道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有长短。连方言都如此,广州话里有些词在普通话里就无法翻译出来。难怪汉语从日文引进那么多词。更别说佛经,许多词干脆就音译,什么“般若”、“波罗密多”等等。
不过楼主本意不是谈语言的。大家都走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6 10: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量子隧道 于 2024-11-6 10:02 编辑

续贴:
其实我在发这个贴子的时候,想到的是做这个:
Transistor Curve Tracer.png
意思是,如果把我的DG4000信号发生器后边加个顶楼的那种OTA,再加上点信号处理小电路,配合示波器,可以做出来一个比较通用的三极管特性测试仪(transistor curve tracer)。
做还是不做,请大家发表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6 10: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F35_ 于 2024-11-6 10:47 编辑
量子隧道 发表于 2024-11-6 10:00
续贴:
其实我在发这个贴子的时候,想到的是做这个:


感觉没必要啊,OTA那部分,用个Howland电流源就可以了,做三极管特性测试,对速度没有什么要求,闭环电流源简单方便啊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29 00: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