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717|回复: 87

鉴赏Harman Kardon Citation II (哈曼胆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9 23:3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壳壳 于 2024-9-9 23:33 编辑

先看一段故事 :
1953.jpg 1953-1.png
1959.jpg 1959-1.png

Harman Kardon Citation II 诞生于1959年。

cit2_pfacts_00.jpg

cit2_pfacts_04.jpg

cit2_pfacts_03.jpg

这台机器有很多值得研究学习的知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起研讨。

比如:
1、12BY7A规格书上标明最大帘栅电压190V,这个电路的运用都超过这极限电压,为什么?
2、为什么要选用12BY7A这只视频管子,其他很多通用的管能不能做到同样好?
3、第一级为什么用大电流5极管标准接法,这会不会引起大失真和大噪声?
4、5极管差分倒相推动有什么好处,能否与6550/KT88形成失真抵消和优势互补?
5、很高的增益容许施加多重反馈,据说总的负反馈达到32dB,这对输出牛是怎样的考验?
6、还有......还有不同的思考角度有不同的问题,大家可以提出。

评分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9-10 08:55:59 | 显示全部楼层
负反馈可以解决很多问题,频响,失真,阻尼系数。缺点也蛮多。

我做过实验,211单端,末级211接不接反馈,用开关随时在线切换,多数人更喜欢不接反馈的声音。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1 21: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别争论来争论去,拿得出自己设计的好电路,就可以证明一切!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2 08:30: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小超人胆 发表于 2024-9-12 08:03
我没要说了算,我只代表我自己,我为什么要掉了沟里,没门。

老胆,我做任何胆机不会有求于你(过去 ...

你我不相识,不必扯到一起!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1 19: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名某某,顾名思义定有过人之处,名人、名机必然是高端链条甩出来的产物,先天条件不允许就别想了…啥?爱拼才会赢??三分靠天命?七分靠打拼??苦逼拼上十条命恐怕也是木个鸟用。 科技与物质的基础均不可或缺、“相扶相承”。后天学习进度过猛的,墨水都不够甩了…所以;对于经典之作,谦虚谨慎,取其长处方能长进,不盲从莽撞才是正路子

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大家都在学习,居高临下容易脑瓜痛。

出名的不见得是好,比如说秦桧,流行的也不见得优秀,比如说流感…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0 13:2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试着回答壳壳老师提出的问题,然后坐等听课。
1、12BY7A规格书上标明最大帘栅电压190V,这个电路的运用都超过这极限电压,为什么?
超不超极限电压实际上并不是以说明书标的值为界,而是以实际工作时电极的功率消耗最大值为界的。该机中该管的运用都是深负压应用,使得帘栅流比正常值都要小,所以经估算,帘栅耗并未超出标定的1.1w,所以是管子是安全的。
2、为什么要选用12BY7A这只视频管子,其他很多通用的管能不能做到同样好?
这个恰恰是设计者的先进理念所致,选用在当时相当有技术含量的视放管(高跨导、宽频带),用设计视频放大(带宽6M)的技术去设计音频放大电路,估计是以1M以内为牛前带宽为考虑范围,得到200-300KHZ的牛后带宽是不足为奇的。这个思路放到现在仍然通行于固态放大器的设计。宽阔的频率响应为负反馈技术的应用打下良好基础。若用普通低跨导五级管,受增益带宽积的限制,必然捉襟见肘,带宽受限。
3、第一级为什么用大电流5极管标准接法,这会不会引起大失真和大噪声?
第一级选用大电流,是为了增加带宽和驱动力,去克服后面各种电压负反馈造成的输入阻抗下降的问题,同样倒相级的电流也不小,同样是为了增加带宽,加大驱动力。理论上五级管的电流热噪声比三极管大,但那都是体现在应用场合是低电平应用,如无线电接收机的高放处,那里都是微伏级的水平。而音频放大,第一级基本上都是伏级别的,加上负反馈技术的应用,热噪声的影响极低,不足多虑。
4、5极管差分倒相推动有什么好处,能否与6550/KT88形成失真抵消和优势互补?
差分或者长尾倒相级,两臂的增益越高,倒相效果越好。这里用高跨导五级管同时解决了增益、带宽和驱动力的问题,当然有好处。若换用三极管倒相,则驱动力不足,往往还要再加一级电流驱动。至于失真抵消,那是肯定的。两级共阴串联放大,肯定会抵消一部分失真。抵消之余剩下的失真,则由倒相级的本级电压负反馈,和跨级的交叉电压负反馈进一步压低,可以保证整机的失真度达到设计要求。
5、很高的增益容许施加多重反馈,据说总的负反馈达到32dB,这对输出牛是怎样的考验?
总的负反馈虽然很高,但得益于各级的自身负反馈、跨级的小环负反馈,压低了增益,增加了带宽。开环增益并不是太高,留给大环的负反馈余地并不深,所以整机并不是大环路深度负反馈,于是对输出牛并不是十分苛求。但是上百KHZ的牛带宽确实是要有技术水平的。
以上是个人的一点浅见,不免错漏,全当抛砖引玉,静候老师们品判。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10 00:37: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壳壳 于 2024-9-10 00:41 编辑

Original Specifications:  Manufactured between 1959-1962
Power Output: 60 watts/channel
Frequency Response @ 60W: 18Hz to 40,000 Hz +0, /-1.0 dB
Frequency Response @ 20W: 18Hz to 60,000 Hz +0, /-1.0 dB
Frequency Response @ 1W: 2Hz to 80,000 Hz+0, /-1.0 dB
Frequency Response (Power Amplifier): 10Hz to 80,000Hz +/-1.0 dB
Harmonic Distortion: Less than 0.5% @60W;
                                      less than 0.2% @ 20W
Damping Factor:>18
Output Impedence: 4, 8 & 16 ohms
Hum & Noise: >90dB below rated output
Power Source: 117 VAC 60Hz
Tube Complement: (4) KT88 + (6) 12BY7A
Dimensions: 16-3/8”W x 9”H x 11.5” D
Weight: approx. 70 lbs unboxed
Original price in kit form $159.95 or factory-wired for $229.9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0 04: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凡名机,总有过人之处!下载下来,研究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0 05:4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0 06: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时代,输出牛还是一个弱项,一切都好解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0 08: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电路的开环增益,比LEAK12系列的还要大。大的多,自然一堆零件来相位补偿,来局部反馈,对于现代音响来说,几乎没有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0 08: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功放不知道。听说这个系列一套的胆收音头也非常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0 08:4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g2引入的负反馈虽有争议,但五十年代电子管鼎盛时期的末端,超线性接法的开始应用给后期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0 08:48: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山老曹 发表于 2024-9-10 06:48
那个时代,输出牛还是一个弱项,一切都好解释了。

曹老板这是要“一语惊黄粱”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0 09:21: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胆LAODAN 于 2024-9-10 09:22 编辑

难道是清蒸魚和黄焖鱼的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0 09:48: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人家发明了AP,我们热衷于脑放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0 10: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upeter 于 2024-9-10 10:26 编辑

Citation II是Stu Hegeman倒数第二部杰作,灵感来自他坚定不移的愿望,即建造一个与他惊人的Citation I前置放大器相当的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是音频历史上最具原创性的设计之一,引入了音频产品中从未见过的技术。Citation II的高增益、宽带视频五极管设计产生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性能。
Citation Il于1959年推出,套件售价159美元,组装售价229美元(按2017年美元计算约为2000美元)。
斯图·赫格曼的电路产生了一种具有生命、广度和图像深度的声音,令人惊叹。它们的声音和浩瀚感都是极致的。Citation II的电路设计极为精细,其背后的思想极为先进,声音也极为壮观!它由一个五极输入级组成,后面是一对12BY7视频五极作为差分相器(视频五极在输入级补充了超过一兆赫的带宽)。视频五极管将输出管的栅极驱动到满功率。这是以前从未做过的,它导致了无与伦比的广泛权力反应。输出级为每个通道使用一对KT88,每个阀都有自己的偏置控制和交流平衡控制。(底盘后部的一个小仪表测量了偏置和交流平衡。)三个反馈回路提供了32dB的整体反馈,具有无条件的稳定性。输出变压器非常棒,由纽约的Freed公司制造。巨大的、封装良好的单元,由于超低的漏感,它们的响应范围非常广。只使用了最高等级的铁芯材料,将铁芯失真的影响降低到远低于人类听觉极限的区域。通过反馈,Citation Il变压器能够实现高达270kHz的高频响应,这是当时大多数设计师认为无法实现的响应。
哈曼卡顿II内部.png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0 10:29: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老牌名机的确不同凡响,但其广告宣传上,也是极尽溢美之能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0 10:35: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众多的所谓优秀设计为什么最终没有普及,甚至被IC功放取代,想着也很有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30 22: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