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1996

仿真发现一个运放的有趣情况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7-22 10: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996 于 2024-7-22 10:40 编辑
小鬼头 发表于 2024-7-22 09:06
至于一楼仿真op27的2个应用电路Bode图的不同,其原因:

1、不是因为这个op27内部零极点的情况不同,而是 ...


重新仿真了一下,结果没出现昨天那个图,昨天那个文件被我删了,相频特性变了 ,变成稳定的了,电路和设置都是一样的
捕获.JPG


补充,找到了昨天仿真用的反相,今天搞成同向了,昨晚熬夜想这事今天头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2 10:3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F35_ 于 2024-7-22 10:46 编辑
1996 发表于 2024-7-22 09:46
只是判断稳定条件似乎不能简单的用穿0dB线的斜率判断,如果系统有不稳定零点(Ts-1),那么在穿越坐标 ...


您说的对,理论上不能。

不过0dB交点斜率判断法只是一个工程方法,工程和数学的不同在于,工程方法先分割矛盾,然后再用简单的理论逐个击破以降低实现难度。所以如果存在不稳定零点,那么工程上一般是先解决这个不稳定零点的问题,再来解决稳定性问题,因为在工程上看来这是两个问题,如果放在一起,结果可能是解决不了,所以工程上的原则是如果问题解决不了,就先解决制造问题(难以解决的那个)的问题(可以解决的那个,如果不行,就继续往上推)。 ,所以0dB交点斜率法,可以胜任大多数场合了,作为爱好者能熟练掌握这点就可以应付大多数电路设计了,再复杂的情况,其实也不适合在论坛讨论了,业内能完全搞懂的其实都不多(我其实就是一知半解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在工程上作波特图,都是用直线,增益曲线在零极点处是突变的,所以工程图上只要在出现零极点斜率必然变化20dB/10dec,假如原本0dB交点斜率是40dB/10dec,此时在非常接近0dB交点频率处加入一个零点,在工程图上看来,交点处斜率就变回20dB/10dec了,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实际中增益曲线是不能突变的,这个斜率变化实在±10dec内完成的,所以所以实际上0dB交点处的斜率依然近似40dB/10dec。也就是说,0dB穿越点斜率判断法是没问题的,有问题的是工程作图法

所以,非常重要的注意点就是,工程作图中,补偿点距离期望被补偿点,要有足够的距离

另外,我跟您的描述习惯可能不同,10倍频程英文上是decade,所以我一般用xxdB/dec表示10倍频变化了,而您似乎使用xxdB/10dec,也就是说您理解的dec是1倍频,其实1倍频是octave,一般用xxdB/oct表示(所以您1楼图中6dB/octave,其实就是20dB/decade)。不过这里用您的习惯描述,免得您产生误解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22 10:50:52 | 显示全部楼层
MF35_ 发表于 2024-7-22 10:39
您说的对,理论上不能。

不过0dB交点斜率判断法只是一个工程方法,工程和数学的不同在于,工程方法 ...

想起这个问题是做毕业设计时候的boost电路就有个不稳定零点,造成稳定的带宽比较低,以及系统超调比较难解决,当然物理上是没有阶跃输入的,以前学的时候就学得马虎,那时觉得这东西没啥用,现在看来这东西用处真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2 10:5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F35_ 于 2024-7-22 10:54 编辑
1996 发表于 2024-7-22 10:50
想起这个问题是做毕业设计时候的boost电路就有个不稳定零点,造成稳定的带宽比较低,以及系统超调比较难 ...



是这样的,上学的时候觉得高数、线性代数都没啥卵用,学起来又枯燥,谁知道工作了要解决问题还得靠这些玩意儿,否则就只能瞎猜瞎试,只能回去再翻书回炉了 ,开关电源的稳定性问题要比运放稍微复杂一些,尤其是分立电路的,运放相对来说简单的多,主要是运放设计者已经替我们考虑了大多数问题,我们需要做的其实不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2 10: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1996 发表于 2024-7-22 10:29
重新仿真了一下,结果没出现昨天那个图,昨天那个文件被我删了,相频特性变了 ,变成稳定的了,电路 ...

增益隆起峰值超过通带内6dB,工程上即属于不稳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22 11: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鬼头 发表于 2024-7-22 09:06
至于一楼仿真op27的2个应用电路Bode图的不同,其原因:

1、不是因为这个op27内部零极点的情况不同,而是 ...

刚刚重新做了一下仿真,算了一下斜率,确认引入的是极点,只是两种接法造成的相移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22 11: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MT4S301 发表于 2024-7-22 10:56
增益隆起峰值超过通带内6dB,工程上即属于不稳定

这种说法倒是头回听
对于这种说法,我的简单通俗理解应该就是“惯性”不够大,响应有点“贼” ,存在稳定工作的情况,但受到外界干扰后就可能产生振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2 11:08: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996 发表于 2024-7-22 10:29
重新仿真了一下,结果没出现昨天那个图,昨天那个文件被我删了,相频特性变了 ,变成稳定的了,电路 ...

你这第二个电阻,要获得与第一个电路频响曲线同样平直的效果,只需要在负反馈电阻(跨接在输出端与负输入端之间的)上并联一只合适的小电容即可。目的是让负反馈网络呈现“纯电阻”特性(即是让电容的分压比尽量等于电阻的分压比),这个电容也称为超前补偿电容。

我记得你不是diy音频毫伏表吗?你那个档位开关的衰减器,也需要作类似的补偿,才能获得足够宽的平直频响。

如果你理解了这里的补偿原理,就会知道,为什么厂家的毫伏表都采用多级开关、而不采用单级开关——因为要给单级多档位开关做好补偿的调试难度,要比多级少档位开关高得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22 11: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鬼头 发表于 2024-7-22 11:08
你这第二个电阻,要获得与第一个电路频响曲线同样平直的效果,只需要在负反馈电阻(跨接在输出端与负输入 ...

是的,补偿到R1C1=R2C2 ,高阻分压器不好做其实就是R太大,寄生的C带来影响就大,其实这个贴算是做毫伏表中发现问题的学习过程,这次作品没出来,问题遇到不少,知识学到不少,已经改方案啦,虽然降低一些预期,做个“真”音频的可能不难,但是做一些自我挑战,温故而新知也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2 11: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T4S301 于 2024-7-22 13:21 编辑

楼主想要的高频高速、稳定性好的OP放大器实在太多,请自己去mouser网站上选购。
我在此只分享3款ADI的我觉得结构很有意思的OP放大器:
        1、AD830。它不是运放,是个差分放大器。估计是把2个AD817的folded cascode OTA输出节点拼一起,以电流(而非电压)为变量进行加减法运算。是一颗非常有趣的current mode analog IC。可惜AD8XX用的工艺是80年代末第一代CB工艺,带宽和功耗不够理想。
        2、AD8011。我们熟知的BJT电流反馈型OP放大器只有1个gm级和1个高阻节点。但AD8011在原本电流镜的位置做了高阻节点产生gain,令原先电流镜的输出管变成第二级gain stage。此外8011广泛使用甲乙类偏置,全芯片电流只有1mA却达到2000V/us摆率。当年设计此芯片的团队一定有大牛。
        3、AD8021。教科书式的folded cascode buffered OP放大器。其特殊之处为高阻节点被引出芯片外,用户可以自己做最application specific的补偿。不加外部补偿时噪声增益10V/V稳定,增益带宽积1GHz。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2 11:25:10 | 显示全部楼层
1996 发表于 2024-7-22 11:07
这种说法倒是头回听
对于这种说法,我的简单通俗理解应该就是“惯性”不够大,响应有点“贼” ,存 ...

您在SPICE里面给电路输入一个rise time=100ns的方波,看电路的transient响应便能明白
我发现不少人只在频域研究频响,却不重视时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2 11:25: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996 发表于 2024-7-22 11:07
这种说法倒是头回听
对于这种说法,我的简单通俗理解应该就是“惯性”不够大,响应有点“贼” ,存 ...

这个6dB隆起,代表的是整个负反馈系统闭环后的相位裕量已经过小。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22 11:38:50 | 显示全部楼层
MF35_ 发表于 2024-7-22 10:53
是这样的,上学的时候觉得高数、线性代数都没啥卵用,学起来又枯燥,谁知道工作了要解决问题还得靠这 ...

那时候的确没有用,而且学也学不会,学不到肚子里
开关电源我觉得最复杂的部分是建模,需要做线性化,需要降阶,好在这部分有现成,补偿看拓扑形式,buck和反激就比较友好,它是天生稳定的,虽然实际上的传递函数有很多高阶项,工程上的传递函数比较简单(传函和LC低通滤波器相同),只需要0型补偿(比例)I型补偿(比例积分)就可以,基本不用考虑稳定性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2 11:42:48 | 显示全部楼层
scoopydoo 发表于 2024-7-22 10:05
LT1007/LT1037 数据手册中给出了简化的原理图,差别就是 C1 的容值不一样。

LT1007 的 GBW 是 8MHz,好 ...

这种结构的放大器虽然标称60MHz GBW,实际使用只能增益60倍带宽1M。超过1MHz的输出很差。原因是它有3个gain stage:
一、Q1-Q2-集电极电阻构成的差分对
二、Q19-Q20-Q15-Q16-Q22构成的有源负载单端输出5管OTA
三、Q24-750uA构成的单管共射放大级
这种三级结构常见于低频精密运放,如OP07,OP27,NE5532等。追求的是超高直流开环增益。每一级放大都引入相位后移,为了使3级放大还不自激,此类OP放大器内部有非常繁杂的frequency compensation network,单级的和级间的都有。整个放大器的传递函数甚至可能包含零点
3个放大级每级的偏流都很低,再驱动补偿网络,SLEW RATE高不到哪去。以末级共射放大为例,偏置电流仅750uA,非常非常低了。
此外还有零点问题。假如IC设计师插入零点来抵消电路无法避免的极点,虽然频域看不出来,但时域响应由于零极点pair的频率不可能完全相等,会产生诡异的振铃。
真正能在高频高速工作的运放,从来不用LT1007/NE5532这种三级拓扑。高速用的folded cascode拓扑只有1级,电流反馈拓扑也是1级,3电流镜OTA(CA3080)也是1级。附加rail to rail输出级的高频运放2级。AD8011特殊点两级。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22 11:46:17 | 显示全部楼层
MT4S301 发表于 2024-7-22 11:25
您在SPICE里面给电路输入一个rise time=100ns的方波,看电路的transient响应便能明白
我发现不少人 ...

我读书那会只理解时域,不理解频域,毕业后才发现频域分析起来更简单,电路丢仿真里,分析过程约等于没有,如果看到xxx则xxx,需要xxx,而时域容易看到问题现象,但是不容易找到原因,更难找到解决办法
最近才接触LTspice,使用还不太熟悉,大概猜测一下,输出波形出现振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30 17: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