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2-11 08: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鬼头 于 2024-2-11 09:26 编辑
你这个直觉有些道理:“ 我的第一反应,是与表头两侧并联的电容有关”。
受你启发,我刚才循着这个思路(即是假定跟实物表头的工作特性无关),使用电路分析手段,探究这里的规律,有如下收获:
1、流过表头的电流,等效于被测电压经过一级RC滤波器的滤波,其中的R为分压电阻R1与表头内阻Ro并联后的电阻,然后经过一级缓冲器的隔离,再经过分压电阻R1加到表头上。如下图。
2、推导过程如下面2个图。
第一个图是根据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作了2次等效变换
第二图是按照最后的等效图推导出表头流过电流的关系式,并将关系式整理一下画成电路图,以方便找寻其内在规律。
3、以上的分析结果表明,如果被测的dc电压叠加有宽度很窄的尖峰脉冲,那么,尖峰脉冲的影响将会被RC滤波器大幅消减,基本不影响测量结果。这基本解释了表头并有电解的一部分万用表(比如MF47、MF79)为何能测到一致的DC电压,但仍不能解析表头并联有电解的另一部分万用表(比如MF30)为何却测不到一致的DC电压。
4、如果把表头的自身电感L(他是与Ro串联的)也考虑进去,那么,在等效图中缓冲器的输入处,会存在一个串联谐振LC网络,如果叠加的脉冲(或AC信号)接近于谐振频率,那么,电容两端的这部分电压会升高,也即是,脉冲成分给测量结果带来的影响就会增大。这就能够部分解析MF30为何测不到一致的DC电压、以及老郑小烧所做的改变MF30表头并联电容容量的试验结果。
5、我查过,MF35、MF10的表头没有并电容,MF500的表头也没有并电容,但前面两块表都能测到一致的dc电压,MF500却不能。我上面的分析,似乎不能很好地解析这里的差异——如果引入实物表头自身的分布电容以及保护二极管的寄生电容,把他们视为前面分析图的C(或Xc),或许能更好地对这里的差异作出解析。 |
评分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