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changwanren

追求中周高Q值中放制作过程纪实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3-9-27 07:4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中放增益约73分贝。
增益1.jpg
增益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9-28 17:5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angwanren 于 2023-9-28 18:11 编辑

     终于调出了平顶型幅频曲线,通频带大于6KHz,选择性偏调±10KHz大于40分贝。
    下图是调试照片:
平顶型幅频曲线照片.jpg
    下图是幅频特性截图:
平顶型截图.jpg
    线图是理论计算:有了理论计算对比做参考,可以找出问题所在。
    平顶型计算.jpg
    将两级双中周和第三级单中周分开测量,和理论计算对比,发现第三级单中周有载Q值上不来,怀疑检波二极管有问题,测量检波二极管反向电阻太小。
检波二极管.jpg
     换上一只反向电阻500K,结果有载Q值与计算比较还低,最后找到由于焊接中周初级管教时,由于涂有焊锡膏太多,导致中周 初级对外壳又250K的电阻,擦干后焊回,故障排除,测量见下图。
    一级单中周测量照片.jpg
一级单中周实测截图.jpg
一级单中周计算.jpg
     在实际调试中,将每个中周都调到465KHz,很难做到。由于AGC的作用,会随信号强度发生变化。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12 15: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sd0109 于 2023-10-12 15:14 编辑

老师,我是个初学者,读您这个文章后感觉特别有意思,想自己也手动绕中周试试。

您能不能给出一个 EXCEL 表格帮我列一下绕制的具体参数和方法?

比如常见的收音机里有3个中周,其中混频的,选频的和放大的初次级分别是多少圈,在什么位置抽头。是不是乱绕就可以,还是需要初次级分开在磁芯不同位置。0.08*3 这种线是不是纱包线就行?

另外自己绕制这种线圈应该是没有电容的吧,我看有的卖的中周是带电容的,所以这三个部位的中周分别要配合多大的电容也请您写一下。

感谢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2 17: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asd0109 发表于 2023-10-12 15:01
老师,我是个初学者,读您这个文章后感觉特别有意思,想自己也手动绕中周试试。

您能不能给出一个 EXCEL ...

   绕制中周没有什么神秘,乱绕就可以。线绕次级。后绕初级。初级连接三极管集电极的引线放在里面,然后抽头,热端放到最外面。
   关于自绕中周的数据,若是特殊中周框架,总匝数需要根据配振电容,通过测量电感确定总匝数。要是购买收音机专用中周框架,如TTF-1和TTF-2,具体匝数,可用资料中的数据。
   我绕制的是雷达倒车的中周,得到高Q值,所以中放需再用5只中周,不是3只,具体数据在本帖2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13 12: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changwanren 发表于 2023-10-12 17:38
绕制中周没有什么神秘,乱绕就可以。线绕次级。后绕初级。初级连接三极管集电极的引线放在里面,然后 ...

感谢老师帮助,我找到一个在线的 LC 谐振计算器,等我找时间按照  223P 的双联容量来绕一个试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30 20: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changwanren 发表于 2023-9-25 06:06
一、        制作准备:
      中放采用红灯745电路图:
   

中放的级联电路(共射共基极),增益比纯共射的要高多少分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0-31 06: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快乐年 发表于 2023-10-30 20:12
中放的级联电路(共射共基极),增益比纯共射的要高多少分贝?

     单级中放的增益主要决定于三极管的传输导纳和负载阻抗,传输导纳跟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电流成正比。所以当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电流不变和负载阻抗不变时,由共发改成共发—共基,增益不会发生改变。
    增大中放增益可以加大负载阻抗和加大静态工作电流Ic来实现,但三极管有最大稳定增益,如果当增大静态工作电流和负载阻抗使增益超出了三极管的最大稳定增益,就会自激。两只三极管组成共发—共基后,只是最大稳定增益显著提高,但实际增益还要看Ic和负载阻抗选择的大小。商品中周TTF-2-7和TTF-2-8的空载Q值好比TTF-2-1和TTF-2-2高,中周初级抽头比也比TTF-2-1和TTF-2-2高,所以他的负载阻抗也高,当三极管Ic一定时,增益也高,单管共发,就可能会增益不稳定,故大多采用共发-共基。
   其实三极管增大Ic,照样得到足够的稳定增益,但是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都减小,导致中周有载Q值下降,使选择性下降,若采用共发—共基,就可以不通过增大Ic,增大输出级的负载阻抗来增大增益,由于共发—共基测输出阻抗要比共发高很多,所以即使增大负载阻抗,也不会导致中周有载Q值降低,所以采用共发—共基,既保证了增益有保证了选择性。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1 08:28:16 | 显示全部楼层
changwanren 发表于 2023-10-31 06:52
单级中放的增益主要决定于三极管的传输导纳和负载阻抗,传输导纳跟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电流成正比。所 ...

好像很神秘,慢慢复习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1 08: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changwanren 发表于 2023-10-31 06:52
单级中放的增益主要决定于三极管的传输导纳和负载阻抗,传输导纳跟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电流成正比。所 ...

你提到;“采用0.08毫米3股漆包线,绕了78匝,4匝处抽头,”,中心抽头的地方不是在中间焊锡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 09: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quexing 发表于 2023-11-1 08:32
你提到;“采用0.08毫米3股漆包线,绕了78匝,4匝处抽头,”,中心抽头的地方不是在中间焊锡吧?

     我是用的漆包线不用特意去漆,把它绕到中周管脚上,用电烙铁焊接即可,漆皮自动融化,绕天线线圈的28股沙包线内部的漆包线也不用特意去漆,
把沙包线的焊接头插入融化的焊锡中,过了几十秒钟后,28股线就焊接在一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2 08:56: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hangwanren 发表于 2023-11-1 09:40
我是用的漆包线不用特意去漆,把它绕到中周管脚上,用电烙铁焊接即可,漆皮自动融化,绕天线线圈的2 ...

请教老师一下,中周初级接入三极管是匝数多的还是匝数少的?共基极形式输出电阻大,怎样匹配中周好?按中周绕组一半匹配行吗?那样初级抽头就可以在绕组中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2 1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angwanren 于 2025-1-12 10:20 编辑
苍耳 发表于 2025-1-12 08:56
请教老师一下,中周初级接入三极管是匝数多的还是匝数少的?共基极形式输出电阻大,怎样匹配中周好?按中 ...


     我的做法是接匝数少的,这样三极管的输出阻抗对中周Q值的影响就非常小了。一般中周反馈给三极管的阻抗约在10—20K欧之间,即使采用共发也没有实现最佳匹配,中周跟三极管的“匹配”要综合中周的有载Q值、三极管的最大稳定增益(不自激增益)来设计,三极管的不自激负载阻抗根本达不到等于三极管的输出阻抗
    中放的增益够用就好,当增益足够时,灵敏度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噪声,噪声控制不小,值最求提高增益是实现不了进一步提高灵敏度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2 10:5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m78321 于 2025-1-12 11:01 编辑

常老师研究透彻,学习了。

联想到集中参数滤波器,共用中周4个(3+1),两级中放,一二级间采用阻容耦合,末级输出单调谐;我用过产品机台式的,手动调谐旋钮时明显感觉到两侧有少量空余才变调(已经排除调谐机构机械回差),可以理解成回路带宽大于接收带宽?临频干扰会差还是会好?应该是更好吧。

而两级双调谐,在同等中周状态、同等耦合度状态下,总带宽是小于单级的双调谐的(书上有数学推导的,俺似懂非懂)。
因此,可推测集中参数的3+1组合(三调谐+阻容耦合+末级单调谐)的带宽好于双调谐 2+2+1组合,不知道说得通不?真想看到后者的通带扫频曲线形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2 11: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ym78321 发表于 2025-1-12 10:59
常老师研究透彻,学习了。

联想到集中参数滤波器,共用中周4个(3+1),两级中放,一二级间采用阻容耦合 ...

   对于双中周的幅频特性只决定于有载Q值和耦合度,我得到了计算公式,并编写了计算软件,对于集中滤波器的幅频特性我没有找到计算公式,在收音机特辑一书中有集中滤波器的文章,相关计算有几页,计算选择性、通频带和损耗,没有给出幅频的计算公式。没有相应的计算比较,凭感觉判断,判断正确的概率太低,所以,我无法做出判断。
   从滤波上看,集中滤波器要比分开的好,因为在最前面就彻底的把无用信号滤除掉,但调试的难度要比分级滤波难度大得多,所以没敢制作。
集中滤波器.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27 15: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