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whmks

方波与正弦波在胆机调试中的体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1 14:46: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的耐心讲解,辛苦了!
有时间再慢慢消化,倍感受益匪浅!

是低频电感量大的原因,因为绕牛时就是侧重低频,之所以出现这么奇怪的翘头,并不是输出牛问题,而是电源带不起低频是其中原因之一,测试时发现扼流圈“哒”一声像磁路截止了一样,就跟电机抱住轴一样形成强大的磁饱和,这是在5HZ时测试听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1 16: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1秒 发表于 2023-9-1 14:46
谢谢你的耐心讲解,辛苦了!
有时间再慢慢消化,倍感受益匪浅!

客气了兄弟,不是一路人不进一个门,能用RMAA测曲线已经是高烧一族,敬佩你的钻研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1 20:43: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低频上翘,我只在有环路反馈的机器看到过。无环路反馈的话,基本不可能。
减少耦合电容的容量,就能解决。
某些古董机器,耦合电容只有0.068,甚至0.02U,就是这么回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1 21: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纸上谈兵,莫过于赵括。
信息时代,赵括更容易被发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1 22:54: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山老曹 发表于 2023-9-1 20:43
低频上翘,我只在有环路反馈的机器看到过。无环路反馈的话,基本不可能。
减少耦合电容的容量,就能解决。 ...

有211阴极到输出牛次级的负反馈,和无负反馈两种功能可调,

耦合电容是战神瓷管0.39uf和一个小一点0.几的忘记了,共4只瓷管铜箔耦合电容。

低频用信号发生器、示波器和毫伏表测,正弦波最大不变形时20HZ输出12.5W,10HZ输出10W,1KHZ输出18W,10KHZ输出也是10几W,20KHZ下降到7~8W,高频还有一个原因,是前级管12x7搞下降了一点,不然还会好一点。

图:1,2,3是推动级的方波,211栅极测的,分别为20HZ,2k,20KHZ,说明推动级没问题,方波还原得很好,如果到推动级电路有高频多,或者低频多的成份,方波就不是这个样子了。

最后4图,是8欧输出端测的,方波是20HZ,50HZ,1KHZ,10KHZ,每格5V测的,低频虽然有相位失真,但直到20HZ方波都很好,记得测30HZ最大正弦波不失真功率时都有13W以上了。

凡事皆有可能吧,只是未到用心处。

Screenshot_20230901-220218_Gallery.jpg
Screenshot_20230901-220252_Gallery.jpg
Screenshot_20230901-220313_Gallery.jpg
SmartSelect_20230901-220000_Gallery.jpg
SmartSelect_20230901-220017_Gallery.jpg
SmartSelect_20230901-220051_Gallery.jpg
SmartSelect_20230901-220108_Gallery.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1 22: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减少耦合电容,是一种消极的解决方法,虽然人为的改变幅频曲线,降低低频信号进入放大器的幅度,但是末级Q值偏大依然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1 23: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14K牛不必这么敏感,增大滤波电容不就解决了我说这个话题不是为了针对你,只是一种客观描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1 23:15: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山老曹 发表于 2023-9-1 21:30
纸上谈兵,莫过于赵括。
信息时代,赵括更容易被发现。。。。。。。。。。

谢谢老陈夸奖!又学会了一点东西,实不相瞒,我只有小学毕业,你大可尽情发挥,我绝不生气,只会觉得很开心、哈哈大笑。你不知道我现在一边笑得眼泪都掉下来了一边给你回信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1 23:41: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丢丢 发表于 2023-9-1 23:02
14K牛不必这么敏感,增大滤波电容不就解决了我说这个话题不是为了针对你,只是一种客观描述

这台机是建立在麦丽迪AN211一代的基础上升级的,耦合电容用的也是跟麦丽迪一样的战神瓷管铜箔耦合电容,电源用的是56年飞利浦铁座GZ34,CLC滤波结构,第一级电源滤波用的是两只日本东一1200V47uf    并联    滤波。

0.39uf的耦合电容,这不是20HZ翘头的原因

是10k的输出牛,不是14K,听说14k牛低频好,但个人掐指一算,觉得14k牛低频虽好,但整体表现可能会“软”,没力,有一种声音告诉我:10k好,10K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2 03:2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2 10: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我那一针见了血,不过不应该是老曹的血,而是那些不学无术,靠着耍嘴皮子嘲笑攻击他人混论坛无耻之徒的血。

我支持老曹的14K牛,本来就是针对低频不够而做的改进。
14K牛本身的设想,是通过提高匝数比,把211内阻映射到次级,映射后的内阻更低,阻尼更大,这个假设本身本身是对的。输出牛在实际工作中,阻抗变换和LCR谐振同时存在,最终的低频效果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内阻映射不因外部电路而改变,但是电路的Q值会发生变化。在这里讨论的是因Q值过高导致的低频翘头原因。

至于Q值计算中那个L,并不是空载的输出牛。输出牛的L,不过流时候电感量最大,过流以后就会变小,带负载以后会变得更小。如果负载小到次级短路,就只剩漏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2 10:4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短路法在测试漏感的时候,测得的漏感量也会偏大。

因为测漏感单就次级短路这个要求准确来讲,是无法完全做到的。次级端子短路,线圈的铜阻仍在,虽然是毫欧级的,但对测量结果影响也不小,所以尽量短路匝数最少的那一组,而不要习惯性的用匝数最大的短接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2 11:48: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4k输出牛和10K输出牛,在我的理解里,只是一个变比的问题,10K输出牛增加初级匝数,同样也能做到14K一样的低频,把变比计算好,剩下的就是绕不绕得下的问题。
初级匝数够多,气隙够大,初、次级直流电阻够低,加上一副好铁芯,在这种情况下得到大电感量,还需要考虑怎么Q值、漏感之类的问题吗?  绕制条件已经排除了Q值因素的影响,而漏感无非是影响低频和高频输出功率,实测输出功率大小就知道了。
剩下的问题就是解决高频问题,初级圈数多了,初、次级线径大了,铁芯大了,就很容易产生很大的分布电容和漏感,这是对高频不利的两个因素。假设有人有方法在这种情况下把高频也做好了呢?

那么低频翘头的这个无功功率Q值,还有什么原因造成?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无功功率能占得住脚的地方很小,因为它的地皮太小了。

我的理解和见识很有限,还请多多包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2 12:22: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小超人胆 发表于 2023-9-2 03:24
一针见血 ,淋漓尽致,

太抬举我了,赵括死后千古留名,生前荣华富贵,能赢得赵王赏识,能领军几百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2 12: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胆机电路里,很少有元件只起到一个作用,一般都会是同时承担接几个不同的角色,在它身上也会发生同时进行的几个各自独立的事件,输出的是这些事件合计出来的结果。分析最终结果的时候,如果能还原每个单独作用的机理和计量有助于改进性能。

幅频特性大部分是LC抗性元件作用的结果,我说Q值只是其中一个可能性,具体要看电路里还有没有其它原因。单独测量最末级的特性可以排除掉前面的原因。

高压整流管也有可能影响幅频特性,但是铁座GZ34应该不至于,这管子我机器上插了十几只,也没发现有这个效果没测量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5-2 13: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