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11-19 13:5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ewChina牛中国 于 2022-11-19 14:14 编辑
正因为文件的载体存在可靠性问题,有可能影响其上记载的音乐文件,使记录的文件在读出时,和原音乐质量为参考标准存在一定的误差。
而视频和音频文件的体积,和一般的矢量图形文件、文字文档数据相比,通常体积都明显大多了
因此从判定音乐质量的标准来说,因其基数太大,文件数据上就算差一点点,对整体的音质误差来说也是极小的,极难察觉。所以这些格式文件规范,从应用范畴来说,不需要严格的一丝不苛,譬如说正常播放读碟,有一定误码,但只要在误差范围内,系统不会因此停止读取和播放。
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了,读碟播放的读取过程,本身也是个抓轨过程,也就是说读碟抓轨时,就已经存在误差了,正版碟片有压制时准备的模具,如果是经过严格规范全流程监制的,当模具压制次数达到某个极限时,模具会重新放显微镜下拍高分照片和母版对比校验,仍合格的才会继续使用,否则就进入报废程序,而盗版CD所用模具可能容许的误差肯定大得多,或者直接套用正版厂商压片时报废下来的模具进行压制。
所以从制造流程来说,我们外行虽然不清楚允许的误差规范,但是我们已经知道,因为考虑经济性,碟片是可以不一样的,事实上,我们可以买两套正版光碟,两个盘片保养情况不一样一段时间后,各抓轨出WAV文件,然后把两个文件校验,不出意外的话,两个WAV文件很大可能也不一样。同一个正版碟片,用读碟能力相差很大的碟机抓轨,生成的WAV文件也有可能不一样。
啰嗦这么多,谁手上的刻录碟机和刻录碟,把原版CD和刻录复制的CD各重新抓次轨,看WAV文件是否一样,一试便知。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