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1-15 18: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给转个38度的回复---这个电子师傅写的好--请欣赏---
看来大家的看法多种多样。其实这个问题讨论过n次了。
谈点个人看法。
1、七十年代的时候,自行车很少,大概1000人口的村子,也就是村长有辆破自行车宝贝着。 其他人无论走亲戚,进城办事,从三五公里到三四十公里,都是步行。村里有个在外地上学的,40公里,每次都是背着一袋玉米面(25公斤)和书包(七八公斤)步行去上学。那时候只有村长到县里开会才会骑上破自行车。谁敢想自己也有自行车?只能说,哎呀,自行车没用。八十年代的时候,自行车几乎家家有、人人有,那些原来认为自行车无用的人,也喜欢出门骑上自行车。这时候少数万元户之类人开始买汽车,装电话,但多数人认为汽车和电话是“无用”的,那时候要是工薪阶层想买汽车装电话,几乎是天方夜谭。不用说,现在很多人,很多家庭都有了自己的汽车和电话,这其中就包括大多数当年认为汽车和电话无用的那些人。可以说,现在社会问题还很多,但是大家公认的事实是,绝大多数人的生活质量都比前些年提高了很多。如果现在还有人认为电话,电脑,手机,汽车这些东西“无用”,肯定会被认为是外星人。
万用表用没有用?示波器有没有用?高位表有没有用?其实和上述问题差不多。以前没有能力拥有的时候,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只能说没有用,收入高了,能买得起了,学术方面也有了这方面的素养,用起来就是爽。例如多数年长的无线电爱好者都装配过晶体管收音机,当时其实最高档的仪器就是一块指针万用表,调整频率覆盖,增益线性和中频特性,都是凭经验和估计,装出的机器也响,但是频率覆盖准不准,中周频率准不准,失真度如何只有天知道。如果有信号发生器,如果有扫频仪,如果有示波器,如果有晶体管图示仪,估计装出的机器一定会更上一层楼,没有的话只能凑合。再说那时候农民干一天也就一角钱,城里人上天班也就一元钱,而最低档的指针表也得几十元。所以说那时候多数人会说万用表以外的仪器“没用”。再举个住房的例子。八十年代住集体宿舍的时候,觉得有一间哪怕5平米的房子就很理想了。以后住上十几平米的单间,觉得有两间房挺理想,好有个单独的书房,住上两间房,觉得有个小院落挺好,种花养草;后来住上三间平房,又想着50平的楼房不错。。。现在住上了300平的房子,有单独的书房、健身房。。。以前塞在床下的零件仪器可以正儿八经地摆在工作台上,以前肯定觉得这么大没用,但是现在住上了,真实的感觉就是爽。
2、以前曾听一牛人说过,他可以不用任何仪器修好任何故障。当时非常敬佩。此人只有螺丝刀和电烙铁,但干的活的确多。现在想起来,此人不用任何仪器就能干活,只能是说,他脑子里没有那些学问认识那些仪器,他没有财力购买那些仪器,他能手到病除的,最多是打了保险换上就能用之类的故障。现在的电子设备,真的不需要任何仪器就能修好?
3、其实高位表的拥有者,多数是基准爱好者。电磁量的基准研究,可以说水很深,浪很大,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没有博学的脑子,没用过硬的DIY功夫,没有孜孜以求的精神,是玩不了这个的。一只普通电阻,每摄氏度温飘几十ppm,每年老化上百ppm,工艺和材料上经过改进,指标会有少量的提高,但是要是做出温飘老化都很小的电阻,可以说难乎其难,几乎倾尽现代科技的所有手段也难如愿,fluke这样的大鳄都头痛得很,何况业余爱好者。一只指甲盖大的金封金属箔,要价600米,许多人嗤之以鼻曰暴利,但是实际测一下,既准又稳,牛得很。谁能做出性能相仿造价更低的,全世界都会瞩目。基准的稳和恒,是许多爱好者孜孜以求的目标,在对稳和恒的追求中,学到了知识和技术,在基准的比较传递中同时传递了友谊,何乐而不为呢?观察研究基准,高位表是最基本的配置。像论坛上bg2vo,yiheyuan等大家学富五车,著作等身,做出的东西能和世界一流水准比高下,标定的数值能严格溯源到国家级标准源,这么高的水平了还在不断努力,更可贵的是人家能够把自己的学问和经验无私地传授给初学者,他们是大家学习的标杆。与这些人相比,那些没多少学问,没多少技术,小事不屑做大事做不来的,动辄指责嘲笑别人,这也没用那也装*显得渺小多了。另外,前边有朋友提到,维修数字表标准源,高位表也是必备的设备。修三位半表,至少要四位半,修五位半表至少有六位半,以此类推。如果维修高位表和高档基准源也靠一块老掉牙的指针“万能”表,肯定要出笑话的。
4、如果说,高位表无用,那我要问一句,香烟白酒,麻将K歌,泡妞钓鱼,名表豪车,金银首饰,七千万嫁女有用么。。。。与这些东西相比,难道添置一台自己心仪的高位表,研究一下自己感兴趣的课题,与朋友分享收获和成功的快乐更没有用?一言以蔽之,人活着没有追求,没有乐趣,没用努力也没有收获,仅仅吃了睡,睡了吃,外加盘算自己有多少铜板还有用么?
5、再举个很小的例子。一些论坛上经常有人吹捧五六十年代的电阻(所谓红袍绿袍)多么多么好,相反现代的色环电阻多么垃圾。没有高位表以前,这个问题一般的业余爱好者也就是猜测附和而已,任由那几个人在忽悠。有了高位表,可以精确地测出各种电阻的温飘,大致测出其老化。衡量电阻是不是好,关键就是这两个指标如何。经过简单的测量可以知道,所谓红袍,温飘20-80ppm,所谓绿袍,温飘200-300ppm,而且一致性极差,而现代的色环金属膜电阻,温飘也就10-30ppm,一致性不错,谁好谁坏一目了然根本无需争论。
个人看法而已,说的未必对,欢迎拍砖。
|
评分
-
7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