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10-20 19: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了大家的帖子,感觉好像都没有说清楚的样子。
测量仪表通常的误差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绝对误差,另一种是相对误差,我们平时用得最多的是相对误差,也有绝对误差的情况,比如在数字表中,通常会标明相对误差,但同时也会标明最后一位数字的误差会有+-2个字还是3个字,好一点的表最后一位可以做到+-一个字,这个就是绝对误差,而相对误差是要根据读数值来计算的,不过通常一个表的绝对误差基本上不会变,所以在指针表中用得最多的实际上是叫引用误差,就是这个档位满偏值乘以相对误差,或者就是满偏时的绝对误差。
欧姆档的测量原理实际上是用的比较法,但又不是线性的,简单的说就是用一个电流表串联一个标准电阻再串联一个电压源,调节电压源电压,使得电流表满度,测量电阻时是将电阻串联在这个回路中的,理论上只要这样一个测量电路,就可以测量从0到无穷大的电阻值的,不过,前面已经有人给出了这个电流值与电阻值的对应关系,因为我们最终测量的是电流值,而且这个电流值的刻度基本上是线性的,而电流表的误差通常也是用相对误差来表示的,比如我们假设表的相对误差是1。5%,这个已经是相当好的了,通常是2。5%,那么对于满度100格的档位,误差就是1。5格,就是说这个表的绝对误差在1。5格,因此,实际的指示值是可能有1。5格的误差的,可以想像,指示值越小,这个不准确度是越大的,假设你的测量值是5格,那么实际值可能是在3。5到6。5格之间的,变化的范围有两倍之多了。
如果大家做过实验,就知道用指针表的话,测量值最佳的范围应当是在度盘的三分之二左右是最佳的,如果有人注意到的话,大家会发现有些表的档位不是十进的,而是三倍左右,比如电压档是1,3,10,30,100,300,1000,等,3是取了个整数。也就是尽量利用度盘的后三分之二,开始的三分之一不太准的。当然有些表可能是1,2。5,5,10,这样来安排的,这样一来差十倍之间要有两个档位,多了一个,表就复杂了。
电阻档的电阻测量值=电流满偏值减测量电流值后除以电流测量值再乘以标准电阻,要使得电阻的测量误差最小,实际上就是要使得dRx/dIx最小,实际上是二阶导数取0,这样一阶可以取极值,计算可得在Rx=Ro时最小,这个就是那个说明书的意思。比如中心值是15,在1K档时,内阻是15K,如果测量电阻100欧的和200欧的,电流值只变化150分之一,但电阻值却是双倍的变化,而电流表的要能分辨150分之一是相当困难的,而且相对误差通常都会超过1%的,也就是说你测量100欧的电阻,绝对误差就在100欧的数量级了,这个测量就是没有意义的了。所以电阻档只有在中心阻值附近才能满足测量误差的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