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1-11-8 22:5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直流电子管 于 2021-11-9 00:07 编辑
当然了,当时那种逆变器的工作频率约为1K,只能使用0.35片的矽钢片变压器,绕制变压器所需匝数较多,比较繁琐,变压器体积也比较大,线性稳压即使使用了AMS1117-1.5解决了体积问题,但是由于线性稳压器压差及滤波的要求,甲电部分的直流整流管输出端仍然需要控制在2.5V以上,这就要求设计在电池即将没电的时候甲电直流输出仍然达到2.5V,逆变器只能按照电池最低工作电压设计,效率较低。并且甲电滤波电容高达1000微法,即便使用6.3V电解解体积仍然较大。不能适应收音机体积进一步缩小的现实要求。要想进一步缩小收音机体积,就要在电源方面下功夫,一方面因为收音机缩小了,电源模块必然要缩小,只能采用更小容量的电池,于是为了续航要尽可能提高逆变器效率,另一方面电源模块总体的缩小,必然意味着逆变器也要缩小,缩小体积的最好办法就是提高频率,提高效率的最好办法是取消线性稳压部分,直接用直流负反馈控制振荡器的输出幅度,逆变器典型工作点设计在电池40%时的标准电压。当低于这个电压时,推挽输出级输出波形削顶,这样占空比提高稳定输出电压,但是由于仍然是正弦波驱动,所以是软开关状态,没有脉冲电流,谐波较弱也很好滤除。于是在晶体管收音机输出级的基础上,开发了三晶体管逆变器,将晶体管收音机输出级推动管加入正反馈变成能输出一定功率的哈特莱振荡器,在振荡器的发射级加入直流负反馈以控制振幅实现稳压输出。
图片是后来的逆变器,早期采用RM8磁芯,经计算RM8磁芯可输出较大功率,但是电池管五灯机消耗不足0.8W,采用RM6磁芯就足够了。后来改为了RM6磁芯以适应现在的电源壳体。
(图上两个伸出悬空的电阻是调整电源时的假负载电阻。)
这一种逆变器,实测输出甲电输出为1.3V,0.16A,乙电输出为67.5V,10mA,总共0.88W,输入为11.7V,110mA约1.29W,效率=输入/输出,0.88/1.29约68%,比较满意,1.6AH锂电池约可以工作15小时(输入电流会随着电池电压下降减少一些)。 |
评分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