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zzfjct

关于晶体管收音机自动增益控制机理的讨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7-3 23:42: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压增益在同一个位置,例如一中放基极或集电极,可以用电压变化计算电压增益,也可以计算功率增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3 23:43: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讲下增益计算,电压增益在同一个位置(输入端或输出端)或相同阻抗的负载上,测试或计算才具有可比性。上面的例子,一个电压在输入端测量,另一个测量在输出端测量,阻抗相差了40倍,所以结果惊人,没人相信。就等于接了个1:100的变压器,算起来有40db电压增益,实际是电流小了40倍,功率没有一点放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3 23:58: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正确的方法是算出阻抗比,然后将测出的电压除以阻抗比得出X,将结果根据公式20lgX计算电压增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4 00:09: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错了,是41d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4 11: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zfjct 于 2020-7-4 11:22 编辑
jawf 发表于 2020-7-3 22:43
4000倍电压放大倍数,只有20dB的功率增益,太少了吧,用3AG1还有30dB的功率增益。功率增益的计算少了点东 ...


老眼昏花,算错了,应该是41db。不过不同阻抗下的放大倍数是没有意义的,应该转换到同一阻抗,先120K/3K(输入阻抗公式计算值)=40,然后4615/40=115.38,20lg115.38=41.24(db),功率增益是10lg115.38²=41(db),电压增益与功率增益相同才是合理的,不然就没有可比性了,按原来算是20lg4615=73.28(db),相当于中间接了个1:40的升压变压器,显然是不合理的。

10lg115.38后面奇怪的符号是平方,输入的是平方,显示的就是这样,不知何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4 11: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zfjct 于 2020-7-4 12:32 编辑
changwanren 发表于 2020-7-3 08:42
看来朋友的认识很难扭转,β变化3.77倍,只有信号源是理想的恒流源时,才能使输出电压增益变化3.77倍 ...


我是根据实验结果算的,输入电压分别是0.56mv和6mv,没有涉及恒压源还是恒流源。
信号源是恒流源,β变化3.77倍输出电压变化3.77倍,因为输入电流相同(恒流源特征);如果是恒压源,输入电流随输入阻抗上升而减小(恒压源特征),输出电压变化将>3.77倍,因为此时的输出电压与减小的输入电流和减小的β值相关。如果输入阻抗上升2.84倍,输入电流减小2.84倍,β值减小3.77倍,则输出电压降低2.84x3.77=10.71倍。
上述分析有错误请指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4 15: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angwanren 于 2020-7-4 16:31 编辑
zzfjct 发表于 2020-7-4 11:37
我是根据实验结果算的,输入电压分别是0.56mv和6mv,没有涉及恒压源还是恒流源。
信号源是恒流源,β ...


我是根据实验结果算的,输入电压分别是0.56mv和6mv,没有涉及恒压源还是恒流源(恒压源,恒流源是理想化概念,实际实验中没有,所以计算时必须把信号源内阻加进去一起计算,才能得到与实际相符的结果)。
信号源是恒流源,β变化3.77倍输出电压变化3.77倍,因为输入电流相同(恒流源特征);如果是恒压源(改为:如果不是恒流源),输入电流随输入阻抗上升而减小(恒压源特征(改为:电压源特征)),输出电压变化将>3.77倍,因为此时的输出电压与减小的输入电流和减小的β值相关。如果输入阻抗上升2.84倍,输入电流减小2.84倍,β值减小3.77倍(问题出现在这里,当β值减小3.77倍时,输入阻抗上升并不是2.84倍,这2.84倍是你把信号源当理想的恒流源,得到了β值变化3.77倍,电压增益也变化3.77倍,通过10.71-3.77得到的),则输出电压降低2.84x3.77=10.71倍。
上述分析有错误请指出。(此实验结果是在既不是恒流源也不是恒压源条件下得到的,你的问题是:计算β值变化3.77倍,电压增益也变化3.77倍是按在恒流源条件下计算的,2.84是通过10.71-3.77得到的,并且认为这个值是实际的输入阻抗增加值,还认为是在恒压源条件下
   你最好还是静下心来研究一下Q坛友的计算,既然发现不了自己的计算有什么问题,研究一下别人的计算有什么问题。自己的思维定势是很难改变的,我的认识是当信号源内阻较大时,β的变化对电压增益影响较大,如主楼β变化3,77倍,电压增益变化10,7倍,当信号源内阻较小时,受控管的输入电阻对电压增益影响较大,不知对于此结论你是否认可?对于计算让我找问题出在哪里,确实难为我了,见到计算他头就变大,发懵。
   或许咱俩所说的增益输入电压不同,我所说的输入电压是信号源电压,你可能是指指加在三极管基极的电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4 19:4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angwanren 于 2020-7-4 19:53 编辑
zzfjct 发表于 2020-7-4 11:37
我是根据实验结果算的,输入电压分别是0.56mv和6mv,没有涉及恒压源还是恒流源。
信号源是恒流源,β ...


     你要若认为0.56-6毫伏是直接加在三极管基极上,那就是我所说的按理想的恒压源计算,放大倍数对电压增益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理由Ri=(β+1)×26/Ie,β的减小会使Ri减小,使Ii变大,β值86.8/23=3.77倍,Ri变小(86.7+1)/(23+1)=3.65倍,会使Ii变大3.65倍,3.77/3.65=1.03倍,就是说β变化会使电压增益变化1.03倍。
    主楼的实验得到的当Ic=0.05时的阻抗是在中频465KHz条件下测得,即阻抗包含Cb阻抗,不是Ri,Ri应在直流条件下测得。
    历史的有些书籍和资料,有很多解释是AGC控制是由β减小引起的,但是看不出理论计算过程,就像你在网上查找的资料,还说是经过很多名人审核的,网上的东西信息来源不明,不能轻易相信,不过过去的署名书籍可信度比较高,不过有些说法是没给定条件的,就像AGC是由β的减小引起的,条件若Ui是信号源电压,此信号源是理想恒流源,电压增益变化就绝对等于β的变化,若信号源内阻较大,电压增益变化的影响可能β起主要作用。
   以上是我的认识,没有让你相信的意思,自己也不敢保证此认识对于错,仅供参考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4 21:5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zfjct 于 2020-7-4 22:22 编辑
changwanren 发表于 2020-7-4 15:37
我是根据实验结果算的,输入电压分别是0.56mv和6mv,没有涉及恒压源还是恒流源(恒压源,恒流源是理想 ...


我的这个回帖是想提醒你85楼的一句话,“要是恒压源,即使β变化3.77倍,对电压增益影响很小”是不正确的,恒压源加β变化对增益的影响更大。
关于yngz网友的实验,在通过调整直流偏置(偏置电阻是输入阻抗的几百倍,分流交流信号可以忽视)至需要测试的Ic值时,从基极调整输入465KHz中频信号,直至集电极输出(输出阻抗固定)200mv(后续实验改为40mv),然后读出基极中频信号输入电压,换算出交流β值和放大量。按上述方法依次测出其它Ic值(0.5ma~0.05ma)的交流β值和放大量,然后计算基极中频信号输入电压的变化倍数,这样的实验应该不受信号源是恒压源还是恒流源影响,实验结果是可信的。
至于输入阻抗,不上升阶段的输入阻抗应该就是Cb构成的,因为Cb在一定电压下是固定的,所以不再上升。你帖子中说“Ri=(β+1)×26/Ie,β的减小会使Ri减小”,β值减小意味着Ic减小,这时26/Ie比值会使Ri增加得更快,你可以算下,我们讨论的不是相同工作点不同β值的增益差异。另外Ri应在直流条件下测得的说法也是值得商榷的。
对于历史资料,我认为前人学者不可能连输入阻抗影响增益这样简单的问题都视而不见,有关AGC控制功能的文献资料也无一有相关论述,也许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轻易否定前人技术经典是不理性的,特别对于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5 06: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zzfjct 发表于 2020-7-4 21:54
我的这个回帖是想提醒你85楼的一句话,“要是恒压源,即使β变化3.77倍,对电压增益影响很小”是不正确 ...

      由Ri=(β+1)×26/Ie公式,可看出β的减小,几乎导致Ri成正比的减小(忽略+1),你说的26/Ie影响更大,总体导致输入阻抗增加,这种增加由Ie导致,不牵扯β,两个变量同时存在时,容易把人搞懵,所以经常假设一个为常量,设Ie不变,26/Ie则不变,有人采用两只β不同的三极管,调整Ie相等,保证输入电压和负载电阻不变的实验,结果得到电压增益变化很小,和公式理论一致。我相信如上所述。你相信的坛友的实验我没有弄清整体操作过程,分析过程,又没有亲自做实验,无法判断正确与否,旦也有疑问,比如Ic由0.05-0.5导致Ri正大10倍,β又对电压增益影响可以忽略,应该电压增益10倍,20分贝,与网友得到的电压增益相差太多。
    论坛中出现过很多在理论上的认识不一致的帖子,没有业内人士裁判那个观点正确,我的观点阐述完了,和你的观点不一致,但都无法改变对方的认识,但坛友的关系又不是生生关系,所以不应把自己的观点让对方认可,咱俩对此问题的探讨到此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5 11: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zzfjct 发表于 2020-7-4 21:54
我的这个回帖是想提醒你85楼的一句话,“要是恒压源,即使β变化3.77倍,对电压增益影响很小”是不正确 ...

当Ui一定,Ie一定时,β值变化3.77倍,电压增益几乎变化很小,是由公式推理得到的,你可能是怎么也想不通,那人们还用高β干嘛?β值减小3.77,输入阻抗受其影响也随之减小约3.77倍,那么当Ui不变时,Ii电流会增大约3.77倍,Pi=Ui×Ii,驱动功率需增加3.77倍。场管的电压增益较小,但是输入电阻很大,需要的输入功率很小,所以功率增益不小。要按功率增益说话,会影响功率增益约3.77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5 12: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简单的问题,为什么要弄得那么复杂,

忽略信号源内阻的影响,共射放大器的电压增益等于集电极负载阻抗除以发射结阻抗

发射结阻抗是随电流变化的,所以电流变化就影响了增益,就是这么简单,别的没有必要扯,包括输入阻抗和放大倍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5 12:4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孔景元 发表于 2020-7-5 12:06
一个简单的问题,为什么要弄得那么复杂,

忽略信号源内阻的影响,共射放大器的电压增益等于集电极负载阻 ...

极是。

仅仅是一个放大电路加负反馈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5 16: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longshort 发表于 2020-7-2 06:50
劳驾您沉下心来,仔细看一下这篇帖子:http://www.crystalradio.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6884 ...

回复longshort网友兼qzlbwang网友。
有劳longshort网友指点,拜读了qzlbwang网友的帖子,当看到负载阻抗是8.18K时,豁然开朗,问题出在输出阻抗的计算上。
对于中频变压器耦合的放大电路,负载阻抗等于次级反射阻抗与空载谐振阻抗的并联值。集电极接入圈数与次级圈数比为45/7=6.43,若次级输入阻抗为2.9K(Ic=0.5ma,β=50),集电极反射阻抗为2.9·6.43²=119.9K,与空载谐振阻抗103K 的并联值为55.4K,其它如集电区电阻、电感电容损耗电阻等只会推高负载电阻,但影响很小可以忽略。55.4K的前级负载(输出)阻抗对应2.9K的后级输入阻抗,是不是更接近于恒流源?8.18K输出阻抗对应的Q值是多少?对选择性有多大贡献?
qzlbwang网友没有列出负载电阻=8.18K的计算过程,changwanren网友补充说明是根据162/45的圈数比3.6确定的,即105K/3.6²=8.07K(原文如此)。说不明白,直接给个“过时”数据吧(见附图),如果网友不认可这个“过时”数据,只能“一中各表”了。
微信图片_2020070515534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5 17:40:35 | 显示全部楼层
zzfjct 发表于 2020-7-5 16:39
回复longshort网友兼qzlbwang网友。
有劳longshort网友指点,拜读了qzlbwang网友的帖子,当看到负载阻抗 ...

您又走弯路了,继续折腾吧,相信您总有一天会绕过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28 14: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