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zzfjct

关于晶体管收音机自动增益控制机理的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1 15:28: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963年的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1 15:33: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现在用26mv,1963年时用25mv,我认为25mv容易计算,0. 25的倒数等于1。口算的时候也是把26当成25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 15:36:06 | 显示全部楼层
longshort 发表于 2020-7-1 14:12
原来您还在用过时的观点看问题,这是出版发行的事么?您连亲自动手计算一下、比较一下都不愿做,而是期望 ...

http://www.crystalradio.cn/forum ... p;extra=&page=1
请教你这里的分析和13楼的分析有什么问题?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1 15: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zzfjct 发表于 2020-7-1 11:48
谢谢关注!能麻烦做个R1等于10K时的数据吗?这样比较接近前级负载阻抗。

  实验只考察了两种极端情况,已经可以得出结论了:
  信号源的输出阻抗越低,反向AGC的增益变化越大;反之信号源的输出阻抗越高,反向AGC的增益变化越小。如果R1=10K,那么可以预见的是,放大器的增益变化将处于两种极端情况之间。这一结论也意味着:信号源的输出阻抗越低,三极管的输入阻抗变化产生的AGC作用越大。
  论坛上有人指出,在正向AGC中,信号源的输出阻抗越大越有利。这是因为三极管的输入阻抗会随着工作电流的上升而减小,信号源的输出阻抗越大,越有利于保持基极激励信号电流的不变,那么三极管放大倍数的变化将成为正向AGC的主要因素。否则三极管输入阻抗降低,基极信号电流增加,正向AGC作用就要大打折扣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 15:5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zfjct 于 2020-7-1 16:02 编辑
yngz 发表于 2020-7-1 15:49
  实验只考察了两种极端情况,已经可以得出结论了:
  信号源的输出阻抗越低,反向AGC的增益变化越 ...


谢谢回复!可是实际电路不是你实验的两种极端情况之一,有机友认为实际信号源内阻接近10K,所以想请你做10K的相关数据,10K和0K也可以设定为是2种极端情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1 16:03:09 | 显示全部楼层
zzfjct 发表于 2020-7-1 15:36
http://www.crystalradio.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68756&extra=&page=1
请教你这里的分析和1 ...

问题是您太主观了,只取了您需要的那部分,况且取的那部分您还没有说明您的依据在哪里,而只是反复说您β的5倍论。
我真的很无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1 19: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zzfjct 发表于 2020-7-1 15:59
谢谢回复!可是实际电路不是你实验的两种极端情况之一,有机友认为实际信号源内阻接近10K,所以想请你 ...

试了一下,当R1=10K时,在700uA的电流下将输出设定到200mVpp,然后电流减小10倍,输出变为40mVpp,在预料之中。
如果连续降低工作电流,大约在0.25mA左右,增益下降出现一个缓坡,在这个区域,三极管的输入阻抗与信号源的输出阻抗差不多,由于阻抗匹配减缓了增益下降的速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 19: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longshort 发表于 2020-7-1 16:03
问题是您太主观了,只取了您需要的那部分,况且取的那部分您还没有说明您的依据在哪里,而只是反复说您β ...

β值下降5倍是完全可能的,Ie=0.5ma时β值≤30的管子可能达不到,这应该就是收音机设计文件规定β值不能小于30的原因。请看提供的图片:
untitled.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 19:2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zfjct 于 2020-7-1 19:28 编辑
yngz 发表于 2020-7-1 19:12
试了一下,当R1=10K时,在700uA的电流下将输出设定到200mVpp,然后电流减小10倍,输出变为40mVpp,在预料 ...



非常感谢!Ie能否改为0.5~0.05ma试下,这样跟讨论的条件完全一致,再次谢谢你!原因如下:
untitled.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 19: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zfjct 于 2020-7-1 19:44 编辑
longshort 发表于 2020-7-1 16:03
问题是您太主观了,只取了您需要的那部分,况且取的那部分您还没有说明您的依据在哪里,而只是反复说您β ...


谢谢!β下降5倍输出电压下降5倍即功率增益下降14db有错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1 20:3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angwanren 于 2020-7-1 20:38 编辑

       再给你发一个3DG6基极电压和发射极电流的关系数据,当发射极电流为0.05毫安时,从放大倍数图中看约为22倍,此时从基极电压和发射极电流的关系数据可看出输入电压峰峰值约为30毫伏,有效值约10毫伏,假设变频增益为30倍,10除以30等于0.333毫伏,若超出此值应为堵塞。从这点看利用β达到5倍变化,而使10mV/m强信号不堵塞,可能性不大。
       朋友形成的思维定势很严重,不要只为自己的思维定势寻找证据,更要找输入阻抗的改变影响增益是次要的证据(不要相信那个权威说的,相信自己的实验数据,比如自己的收音机强信号时和弱信号时受控管的集电极电流变化多少)。我有自制的1KHz的恒流源和恒压源。当信号源为恒流源时,增益的变化确实β对增益起主要作用,为恒压原时,输入阻抗对增益起主要作用。
     顺便说一下,我采集的数据是利用自制的工具,仅供参考,未必准确,只有我自己认为准确。
Ic与Ub.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1 20:43:03 | 显示全部楼层
zzfjct 发表于 2020-7-1 19:26
非常感谢!Ie能否改为0.5~0.05ma试下,这样跟讨论的条件完全一致,再次谢谢你!原因如下:

测量了一下放大器的输入阻抗的变化。
工作电流1mA时,输入阻抗是2.5k;
工作电流0.5mA时,输入阻抗是7K;
0.2mA时,输入阻抗是9K;
0.05mA时,输入阻抗是14K。
0.01mA时,输入阻抗变化不大,还是14K左右
根据输入阻抗的近似公式Ri=26/Ie*β可以看出,工作电流下降的同时,β也在下降,导致输入阻抗的升高并不十分明显,工作电流降到一定的程度,输入阻抗就不再增加了,甚至还可能略微减小。看来当工作电流很小时,电流放大系数的下降是增益下降的主要因素,你的判断是对的。
输入阻抗的测试方法如下:
将R1换成可调电阻,R1先调节到0,调节信号源幅度使放大器输出为200mVpp;然后调节R1,使放大器输出为100mVpp,此时R1的阻值就是放大器的输入阻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1 21:05: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您不辞辛劳测量。想探讨一下测试方法,您这个输入阻抗怎么是在输出端测的呢,只有当放大器线性好的区段才可以从输出端测。当Ic很小的时候,输出从200mv到100mv,这个增量不算小了,但此时放大器的线性如何呢?到最后,放大能力很弱了,就没法这么测了。在输入端测,信号的幅度小,要求仪表灵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1 21:4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ngz 于 2020-7-1 21:54 编辑
jawf 发表于 2020-7-1 21:05
感谢您不辞辛劳测量。想探讨一下测试方法,您这个输入阻抗怎么是在输出端测的呢,只有当放大器线性好的区段 ...


我用于测试的放大器是共射共基谐振放大器,负载阻抗很大,增益很高。输入信号的幅度只有10mVpp左右,这么小的信号,三极管在直流工作点附近的特性可以看成线性的,因此放大器可以看成一个线性放大器,输出信号电压正比于输入信号电压。
放大器的输入端串联一个电阻,如果它能使输出信号电压的幅度减半,那么放大器的输入电压也减半。根据电阻分压的公式,此时串联电阻正好等于放大器的输入电阻。
我用的中周初次级匝数比大约为13:1,次级如果测出200mVpp,对应于初级太约是2600mVpp。测量次级信号电压有利于减小对放大器的影响。
共射共基放大器由于消除了集基结电容的负反馈效应,输入阻抗比较高。如果是单纯的共发射极放大器,受集基交流负反馈影响,输入阻抗会小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1 22:5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ngz 于 2020-7-1 23:00 编辑
jawf 发表于 2020-7-1 21:05
感谢您不辞辛劳测量。想探讨一下测试方法,您这个输入阻抗怎么是在输出端测的呢,只有当放大器线性好的区段 ...


我进一步用调幅波测试,只要输入信号的幅度不超过26mVpp,哪怕工作电流只有5uA,输出的调幅波包络都不会产生可以觉察的失真。因此对反向AGC来说,输入到三极管基极的信号电压最好不要超过26mVpp,否则会产生明显的包络失真。

26mVpp其实是一个理论值,它称为双极型三极管的特征电压,又称本征动态范围,实际试验下来也确实如此,输入信号电压超过26mVpp,会产生明显的非线性失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30 02: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