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10-7 11: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搓上“立德粉”后,打磨干净,然后喷涂醇酸清漆即可,可以几十年不变色。若有条件施工,更可以喷涂硝基清漆,这可是一劳永逸。楼主真有怀旧情结,给一个舌簧喇叭配上了“金鞍”!手艺不错,赞一个!那时物资匮乏,收音机还是奢侈品,根本没有普及千家万户,就连有线广播也不是家家都有的。记得61年的时候,我曾向父亲要了5毛钱,去当地的五金商店买了个处理品【好的喇叭3.64元,坏的处理8毛。其实我已“盯”了好几天啦,站柜台的阿姨看我这么小,又是这么“执着”,跟经理商量,由8毛降到5毛。】到现在清晰记得,那是大跃进产品,盆架是锯末混胶压制而成,不结实,容易变形。我买这只就是舌簧片靠一边顶死、极靴不对位而导致声音小,高兴的跑到家后把簧片两面塞上纸片,静等晚上来电【那时可不是全天候供电哟】,用父亲的烙铁【那时还是110V呢】一烙铁完事,当时还很有成就感呢!后就开始不断的折腾:地线灌盐水,零线串电容【0.1微法以减小供电不平衡时产生的交流声】······最后给它“穿上衣裳”,我也曾做过一个,用三合板做面板,用个刨刃子加锤子应砸出来的,模样实在不敢恭维,但“音质”还提高不少 顺便说一句:那是每月“广播费”5毛,社教后3毛,不是免费。直到文革“努力办好广播······”后,收费才停止。一个舌簧喇叭,勾起半个世纪前的回忆,很温馨,很甜蜜,谢谢你!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