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低频管收音机分析及实验II--外差八管
摘要:分析了全低频管攒制中波超外差收音机可行性,实验了具有本振,混频,二级中放的超外差中波八管机,实验证明全部使用3AX22攒机可行,最终制作样机2台效果满意,最大输出功率150mw以上。
●前言
本人进入论坛曾经发表过几个主题,单管机是一个早期话题,后着迷于简易外差机,近来又对低频管感兴趣。
收音机本来也不是当今主流话题,它部分地属于同龄人的童年,老一代人物资匮乏但充满乐趣的童年。
直接由二极管检波并加以低放的电路不归类于本文话题,拖有天线地线收音机的市场和价值甚至不及原始矿石机。脱离天线地线的低频管收音机本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可惜一般局限于1960’单管来复收音头的共基极高放。变换其它形式的收音头没有来得及展开话题,就随着年代的推进器件的发展一闪而过了,报道仅限于老的苏式书本。
有感于此缺憾,首先对于低频管直放机,于同名前贴,作了论述。
低频管外差机相对于直放机本应该说容易,低频管可作中放,但是试用各种低频管替代变频管,全部失败。偶有低频管变频报道,结果复制未获成功。
鉴于上述原因,本文展开可行性讨论。
●电路分析
本文不作低放电路讨论。
首先分析中放电路。
查阅手册,一般低频管fT=0.465M。当然主流锗低频管经过挑选,可以选择实际fT优于0.465M者使用,否则废弃。
当使用共基极中放时,没有电流增益,但还有电压增益。
当使用共发射极中放时,工作频率恰巧为fT,则正好β=1作为临界点,等效于共基极电路,即没有电流增益,还有电压增益。挑选fT稍高于工作频率,则β>1,优于共基极电路,即稍有电流放大作用。否则β<1,逊于共基极电路,即负电流增益。显然需要避免后者。
力争前者,即选用共发射极中放,且β>1。假设β=2,也即fT=0.9M,那已经不是常规低频管了,此处不作奢望。由此结论,常规低频管只能指望β=1~2。
在计算晶体管共发射极增益时会发现,β构成主要贡献,稍稍β>1,这个贡献极小。其次是输出/输入阻抗比,也即电压增益,贡献成分远小于前者。故此结论,二级低频管中放效果不及常规一级中放,或者至多低概率地持平。
总之,优选常规低频管fT>0.465M即可中放,增益低但还是优于共基极中放。
其次,分析高频电路。
大家习惯性地使用共基调发振荡器,经实验,这个电路对低频管而言,即使偶尔起振也不能收台。甚至半频振荡也仅仅是低端有振荡,需要另辟蹊径。
查阅教科书以及实验证实共发调集振荡器,容易振荡,对fT要求也相对宽松,满足低频管应用。
再看混频电路的介绍,发射结是一个二极管,等效于二极管混频,且通过集电结放大该混频所得中频信号,本人不认可这种说法。此发射结仅仅是一个低频管截取的二极管,集电结又有比高频管大得多的结电容。疑点留作实验验证。
但是,本人认可教科书另一种说法,低频管只要能放大中频信号即可。可以接受的是,混频管集电极电流中含有信号频率,本振频率,和频,差频,等。该差频有用且频率最低,容易放大,其它频率无用且将被中周1#排除,放大量少没关系还可能是优点。
●电路设计
根据上述要点,再找一个模板做一些修改。姑且以套件六管机作模板进行设计,但不是说要达到六管机效果,低频管机达不到如此效果。也不是说要使用六只管子,而是要借鉴其模式。
低频电路照搬,也即无输出变推挽,前置低放推输入变。
三极管检波。
二级中放替代一级常规中放。
三极管检波有增益,由于有偏流,降低了检波门限电压,一直理解它等效于中放增益,所以现代三极管检波收音机全部是一级中放设计。检波连同二级中放的总增益希望能够达到常规一级中放/二极管检波的效果。
三极管检波本来增益10dB。借用教科书说法,既然混频管只要求能放大中频信号即可,同理,三极管检波只要管子能放大低频信号即可?本来也不需要高频管?怀疑这个结论,那就姑且算作低频三极管检波0dB。对照常规中放一级35dB,低频管中放没有电流放大增益,只算电压增益只有5~8dB。以上总计5+5+0=10dB。
前述因fT>0.465M使得β>1而带来的电流放大增益聊胜于无,暂不计入。
参照常规中放一级,二极管检波,总增益计算,35-20=15dB。稍优,还有可比性。
独立本振共发调集,双路信号基极输入混频管。肯定不能比拟高频管变频,没有信心作增益对比,祈祷信号能够通过。
全部上述思路绘制成图如下,共计使用低频管八只。
图1.全低频管外差八管收音机电路图
对照一下标准外差三管机,如上述分析,预计低放等效,中放检波总体等效,变频逊之。
双π型电源滤偶。其中,二级中放及检波计三级共用,由于流经信号不同,实验证实可行。
●三极管筛选
实际上三极管筛选是在成功安装1#机后进行的,有必要提前说明。低频管fT不是管子主要指标,手册数据根本靠不住。且看测试结果,以替代1#机本振为依据,振荡频率1~2+M。
见附表
上表按fT排序,但结果并不规律。
振荡测试结果3AX22超乎想象,可全部用来中放,以及混频。
全部3AX31不振荡,但中放测试表明其效果整体优于3AX22。
第一批3AX9只能作低放用。第二批3AX9降格作3AX22。
3AX10没有让人失望,最好的一只高端有振,但振荡明显减弱,其次2只充其量高端没停振,剩余一只同3AX22。本型号仅仅用作实验过渡,其后将全部改为3AX22。否则有投机之嫌,本文要真正意义上的低频管攒机。
特别申明,测试时使用了特制的振荡线圈,上述结果可以代表fT相对优劣,但绝不代表其绝对数据。例如3AX22在1.5M能振,经证实却不能放大1.0M。
●安装调试
安装过程特别之处不多,从后级开始,安装一级随即调整偏流并试听满意,逐次向前进行。低中放完成总体正常。
试本振圈反馈强,则振荡范围宽,需要多次试验。振荡级先用高频管安装并统调,试听效果作参照。逐次换用低fT管子并微统调,同时修正重绕本振圈,不断挖掘本振潜力。
上述统调很重要,否则一边寻找电台踪迹,还要一边怀疑电路功效,将无法进行。
本振圈使用了一个六脚中周的架子,这玩儿太难找再无备货,后来发现普通五脚中周的谐振电容引线孔很好用来出线,随即如此。
1#机使用了本频本振,振荡管3AX10,如上节所述高端效果差,但能收台,这只是实验过渡。由于3AX10型号不符合本文论点,后换为3AX22。
2#机直接使用了半频本振,本振频率0.5~1.0+M,即谐波变频。结果是高低端灵敏度均匀了,甚至高端还要好一点。此机本振管原本就3AX22。
低频管混频,信号流通没有问题,增益无法测量,后续效果说明。
最后,将低放管全部换为3AX31,其β值相对高,中放则3AX31/22混用。
图2. 1#样机实物
●效果及结论
设计全低频管3AX22八管外差机并制作样机2台,半频本振,高低端灵敏度均匀,白天接收强台,晚间弱台不少,灵敏度相当于标准外差三管机,音量优之,估算达150+mw。意外的效果源于前述增益推算太过保守。
地处大山深处,无法比拟网友收听环境,满意接受上述效果。
本机标称电压4.5~6V,静态电流8mA,动态最大50mA。试听发现φ50扬声器难以承受,随改为φ200扬声器。
全部3AX22攒制外差机可行。(后将低放换3AX31,与论点无关)。
使用多达八只三极管攒机,虽然部分实用,此电路意义更在于猎奇。
●参考文献
本文非正式发表,不再列举文献来源。
|
评分
-
1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