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4-12 14:5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八、计算尺
计算尺是根据对数原理发明的。现代计算尺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上下两把尺子固定起来的尺座,一把可以移动的滑尺,一个滑动的游标。
前面说过,纳皮尔在1614年发明了对数,对数到了,计算尺还会远吗?果然,7年后,英国人奥特雷德(William Oughtred)发明了圆形计算尺,也称对数计算尺,并在1632年发明了滑尺。但直到18世纪末,中国人如雷贯耳的瓦特,就是发明发蒸汽机的那位,加了一个游标,计算尺的三套件才算功德圆满。
下图盒子里的东西,像不像一根精致的、雕花的擀面杖?这可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科学家们使用的、天王级的高精度计算尺——富勒尺(Fuller’s Rule)。它长0.46米,一大一小两个圆筒套在一起。富勒尺算术运算的精度可达小数点后5位,与长度约25.3米的对数标尺精度相仿。它是一个圆柱体,英国伦敦造,里面还有一个不知何用的小铜铲。南方某高校的算具陈列室也有一个,对于镇室之宝如何使用,有志于此的老师们讨论了很长时间,现在还在热烈地讨论;真心希望他们早有一个结果。图中的这把是残的,那只小的圆筒上没有对数标尺,被撕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