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7-4 21: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ml00 于 2019-7-4 21:40 编辑
本帖有7个单端式电动车充电器电路图,现补充5个(其中4个是西普尔公司的电路)。
双定时索菲特充电器工作原理
一、供电系统
单端式充电器,以开关变压器为界,分为左右两部分:左侧为热端高压部分(300V),右侧为冷端低压部分(36V、48V或72V)。这两部分均有三套供电系统:主电源、副电源、基准电源5V。
冷端基准电源(1K电阻与5V稳压管D11)由副电源(15V)获得。分别给U4(358)的2、5脚提供参考电压,由取样电阻分压值可知,5脚参考电压高于2脚。
二、三段充电
1、恒流充电:U4(358)7脚所接D12为恒流-恒压状态切换二极管。开始充电时,电流很大,此时U4的7脚为低电平,D12导通,误差放大器U3(431)上端(K)电位降低,U1(3842)1脚电位降低,6脚驱动脉冲占空比降低,输出电流被限制在恒流状态。故D12的作用实际是限流。
2、恒压充电:随着电瓶电压上升到某值,就不需要D12限流了。此时,由电流取样电阻R46经1K电阻送到U4(358)6脚的电压低于5脚,7脚输出高电平,D12截止,进入恒压充电状态,此时充电电流略有加大。由于2脚参考电压低于5脚,1脚仍输出高电平。此时,恒流管D12与涓流管D10均截止,对U3(431)无影响,与普通稳压电路无异。
3、涓流充电:电瓶充满时,充电电流进一步减小,由R46馈送到U4(358)3脚的电压低于2脚,1脚输出低电平,Q3截止,涓流充电二极管D10导通,基准5V电压经29K电阻接入U3(431)R脚,K脚电压降低,主电源(72V)电压低于电瓶电压,充电暂时终止,进入涓流充电状态。此时单片机U5内置的振荡器开始工作。正半周时,2、7脚分别送出正脉冲,Q4导通,10K电阻并接在U3(431)的K、A端,起有限限流作用;D13对C14充电,U4(358)1脚输出低电平,确保D10导通;两者综合,主电源电压低于电瓶,不充电。负半周时,2脚送出负脉冲,Q4截止,对U3(431)无限流作用,主电源电压略高于电瓶;由于C14已充电,U4(358)1脚仍输出低电平;两相综合,此时为小电流充电状态。这种一充一停的状态,谓之涓流充电。
三、充电指示及风扇散热
1、恒流充电时,U4(358)1脚输出高电平,为红灯R供电,红灯亮;Q5导通,绿灯G供电被短路,绿灯灭;风扇经Q5接地而运转,为充电器散热。
2、恒压充电时,红绿灯状态同恒流充电,但因冷端吸收能量大幅度减小,风扇供电系统副电源电压逐渐低于12V时,风扇因供电不足而变慢或停转。
3、涓流充电时,绿灯点亮;若充电电流偏大,抵消了C14的影响,也可能出现红绿灯转换,此时出现指示灯闪烁现象。
四、特殊电路
1、驱动脉冲负反馈:由U1(3842)4脚送出的锯齿波脉冲,经Q1放大后经29K电阻接入3脚,起到负反馈作用。
2、过压保护:D8(24V)接U1(3842)3脚,为间接取样。超过此值时才导通,起到保护作用。
3、U1(3842)芯片保护:开关管Q2击穿时,其栅极G所接D7导通接地,可保护芯片U1(3842)及其他元器件(Q2源极接地电阻2.2Ω、栅极驱动电阻R12等)不被烧毁。但实际情况是,这些元器件还是烧毁了,原因是D7接地时,整流电流很大,需将市电220V的保险丝烧断,才能起到保护作用。但此保险丝是用线路板上的细线条代替的,该线条未烧断。
五、存疑
1、此充电器谓之双定时,单片机的定时信号是如何触发的?是从电源接通时就开始定时了吗?恒流-恒压-涓流状态的转换,对定时无作用吗?
2、恒流-恒压阶段,单片机振荡器是否工作?是否也是脉冲充电状态?
以上问题,请方家不吝赐教,不胜感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