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529|回复: 38

使用二极管衰减式AGC的收音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8 09: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使用二极管衰减式AGC的收音机.gif

这个电路无需特殊的PIN二极管,并且将二极管衰减器与反向AGC控制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当AGC开始动作时,衰减器先工作,串联回路的发光二极管的导通电流下降,导通电阻增加;并联回路的1N4148二极管的导通电流上升,导通电阻减少,从而产生有效的衰减作用。衰减增大的同时,中放管的基极偏置电压也不断下降,当降低到偏置电压的临界值,中放管工作电流迅速下降,反向AGC开始工作。实测总的AGC性能可以达到60DB以上。

PIN二极管的特点是当信号幅度大于其反向偏置电压时,并不发生整流作用。在这个电路中,由于所要衰减的信号幅度相对较小,并且使用高压降的发光二极管“打头阵”,经试验,普通二极管也能工作得很好。一举两得的是,发光二极管还能兼作调谐指示的作用。

有了这种AGC电路,变频级就可以放心的使用共射共基级联电路了。在变频级中使用级联电路可以极大的提高变频增益,因为负载中周初级可以全部接入,负载阻抗大大提高了,增大的本振泄漏可以用双调谐回路解决。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6-8 09: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texles 于 2017-6-8 10:10 编辑

IMG_20170608_094424.jpg


  凑热闹一下,这是我设计的同类电路。
  保守来说,这个电路的AGC控制范围可以超过80dB,应该还可以更大,最大可以承受输入500mV,而且元件很少,是我设计草稿中的性价比王者。
  左边红框内的两个二极管,是我大量购买的hsmp3814对管,属于PIN二极管,右边的两个是普通高频二极管。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8 10: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ongshort 于 2017-6-8 10:48 编辑

这个电路起作用的并不是二极管,而是与二极管串联的那个三极管。
三极管在Vce的偏置电压等于零时,具有和场管相近的纯阻特性,利用这个特性来进行自动增益控制的应用很多,包括早期的文氏振荡器、直流对数放大器、接收机的AGC等。
在楼主的电路图中,将与三极管并联的0.1uF电容器拿掉,并用来替换掉上面的1N4148,就可以达到AGC的目的。谓予不信,试一下就知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8 10:5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texles 于 2017-6-8 10:58 编辑
longshort 发表于 2017-6-8 10:46
这个电路起作用的并不是二极管,而是与二极管串联的那个三极管。
三极管在Vce的偏置电压等于零时,具有和 ...


是的,三极管实现了可变电阻效果。我仿真结果表明大致略优于二极管。
如果用jfet代替三极管,配合二分之一的电压反馈,取消漏极直流回路。效果就好多了,仿真效果是超过三极管几十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8 11: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latexles 发表于 2017-6-8 09:49
凑热闹一下,这是我设计的同类电路。
  保守来说,这个电路的AGC控制范围可以超过80dB,应该还可 ...

你给出的只是部分电路,希望能看到应用到收音机的完整电路。
我的方案性能不算最好,但是我相信在简洁性方面几乎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以最简洁的方式实现了高灵敏、超动态、低失真的指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8 11: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longshort 发表于 2017-6-8 10:46
这个电路起作用的并不是二极管,而是与二极管串联的那个三极管。
三极管在Vce的偏置电压等于零时,具有和 ...

利用三极管Vce为零时进行交流旁路的各种AGC方案我早就试过了,它们都不比控制工作点的反向AGC效果更好。如果它们有超常的作用,我早就贴出来向大家汇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8 11:32:38 | 显示全部楼层
yngz 发表于 2017-6-8 11:17
利用三极管Vce为零时进行交流旁路的各种AGC方案我早就试过了,它们都不比控制工作点的反向AGC效果更好。 ...

最有说服力的是数据。列出数据吧,您是老实验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8 16: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latexles 发表于 2017-6-8 09:49
凑热闹一下,这是我设计的同类电路。
  保守来说,这个电路的AGC控制范围可以超过80dB,应该还可 ...

来支持下老兄,话说,这个图老兄实际验证的效果如何?

最近看了别的兄弟提供的老外的JEFT AGC控制,想起来老兄的PIN,然后又看到老兄的这个帖子。。。

其实我一直都很纳闷,在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为什么矿坛几乎清一色的都是当年资料匮乏时代改变静态工作点的AGC,而不是现在主流的可变增益AG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8 16: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的大多数人都是业余玩家,没有机会去开发真正的产品。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崇尚“简单就是美”的哲学,而且喜欢“变废为宝”。如果能用随手可得的东西实现神奇的效果,那是非常让人满足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8 17: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适合465中频AGC的是工作在变阻区的结型场效应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9 01:39:0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对这个电路进行扫频测试,发现一个小“BUG”。当改变扫频信号强度时,扫频曲线会变形。经分析是检波三极管EB结在不同信号强度下反偏压变化,造成结电容变化,引起回路谐振频率改变。信号强度越大,输出的直流分量越大,EB结反偏压越大,结电容越小,回路谐振频率变高。检波三极管取结电容很小的9018,症状则明显减轻。

另外还有一个发现,双调谐回路第二中周的次级线序对扫频曲线有很大的影响。某一端接地才能扫出正常的曲线,如果换成另一端接地,扫频曲线倾向于形成尖锐的单峰,原因有待分析。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9 10: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收音机--i.jpg

这个电路试图在天线输入端引入AGC,只增加了一个二极管。还未验证过,仅提供思路。

初始情况下,这个二极管反偏截止。当AGC开始动作,二极管负端的电压降得足够低,转入正偏导通,旁路天线的信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10 11: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电路作了一些细微的修改,使之更加完美。

收音机--j.gif

下面是一些调试心得和说明:

1.除了检波管取结电容小的9018外,其余的三极管可以取任何通用的型号。图中元件值是按照9014这种高放大倍数的三极管给出的。如果使用放大倍数较低的三极管,需要减小有关偏置电阻的值。

2.检波级中周需自制,采用1:1的变比。由于中周磁芯骨架小,总圈数多,选择合适粗细的线,双线并绕100圈左右,绕满骨架为止,不必十分精确,圈数也不宜过多。调试时根据实际情况,调节磁帽,必要时修改电路中配谐电容的值,使之谐振到465khz中频即可。

3.建议整个电路用微功耗低压差集成稳压器供电。电路最低允许的工作电压是3V,可以选用7133。也可以使用更高的工作电压,对保障电路的性能更有利。图中的元件值是根据3V给出的,提高供电电压需要略微增大有关偏置电阻的值。

4.由于变频级增益比常规的大不少,中放管静态电流需要小一些,取0.5mA以下,以限制其初始增益,可以降低静态噪声。

5.变频级如果停振,减小偏置电阻和发射极电阻,增大静态电流即可。偏置电阻不要减得太多,发射极电阻必要时甚至可以减小到0。由于存在稳幅作用,静态电流的增大并不会改变变频级的动态性能。

6.由于存在双调谐电路,最好用扫频仪来调整。短路振荡线圈,使之停振,然后从变频管的集电极(共基极管的发射极)输入微量扫频信号,然后用示波器测试检波输出。调整各个中周,使曲线既高又宽,并形成两边略凸,中间略凹的形态。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0 13: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采用比例对称偏置,衰减二极管跨接在输出和输入之间,这样AGC动作时,中放偏流不至于发生较大的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0 13: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枫丹白露 于 2017-6-10 13:45 编辑

采用桥式对称偏置,衰减二极管跨接在输出和输入之间,这样AGC动作时,中放偏流不至于发生较大的变化
BSXOVN)2I{L%TVS9SG@8WP9.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5-9 09: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