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音响发烧,要量力而行的,万不可走火入魔哪!:victory:
:o ,发烧就是发烧,脑已烧坏,区区上十万元,去买对发烧线,不算什么! 原帖由 老K 于 2009-3-31 11:37 发表 http://www.crystalradio.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我对线材的看法,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价格与性能的比是成几何级数增加的,在达到一定水平后,想再提高一点,就要花费极大的代价。所以,玩到一定程度就要收手,不然多少万丢下去都不够。讲个例子,二年前在某朋友家 ...
我用袖珍的收音机听邓丽君也很有味。;P 怎么回事:$
我说两句!
在发烧音响,和一般电子爱好者及普通人的中间,对于音响发烧器材与线材等东西,其实也是以讹传讹的,有人深入的玩过了,有了切身体会,说好,有用。然后口碑相传。有的人根本就没怎么玩,或没条件玩,或玩的很浅就终止了,然后就有自己的结论了,然后就说这个没用那个没用,用仪器分析无效,用理论推导无效。说,没用,然后也口碑相传。其实仪器是我们造的,理论是人总结的,我们不能说这个世界的任何领域都被人掌握了,分析透了。只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有一条,必须要有可以检验真理的必要条件,这个条件往往我们一般是不具备的,就说音响,有的人根本就被玩过,或根本就是浅尝辄止,就在这里大放厥词,信誓旦旦。有一句话说的好:夏虫不可以语冰。就是说夏天的虫,连秋天都活不过,有什么资格谈论冰!!回复 82# 文沙 的帖子
文沙兄的高论的确令人佩服:lol :victory: :handshake 对音响线材个人认为,电源线只要线径够用就好(暂不考虑电网污染,用天价线同样遇到﹜;喇叭线仅二、三米,阻抗够小就好,其容抗、感抗之小,远不足音圈反电动势影响大;音源连接线都比较短,分布电容可能比有的电子管极间电容差不多,对整个系统影响极微,天价线材不一定是对音响的好线材,商业炒作居多……夏虫语冰之言,多包涵 哈,咸菜贴,以前在胆坛有“月经贴”之称,争论N次,没啥结果,否定者一般以“盲听”为大杀器,肯定者则以“不是器材不够班,就是耳朵不够班”应对。最后有人急了,干脆说“盲听”不科学,问其科学的方法,却不答。说来说去,还是因为大家无法聚集在一起,自然是各说各的。 我使用的发烧线,绝对廉价。音箱线是用的是电焊机的焊把子线,里面的铜丝直径10毫米,大概500股。电源线是直径6毫米的多股电缆(仪器的电源线10KW的120股)。信号线是特氟龙双层屏蔽的同轴线,芯线是多股的。接头都是用大功率烙铁锡焊接。我曾经跟数千元的发烧线盲测,居然没人能分辨!我用的这些导线,包括电源线在内,500就全部搞定了还包括所有接头,插头等。发烧适度就可以了!!:lol[ 本帖最后由 山东激光 于 2009-7-7 15:30 编辑 ] 我又相信发烧友的见证,我又相信仪器的作用。
如果我发财了,就会去着手解决这个线材问题。现在有个初步想法:对每一个线材,都进行测量。内容包括:心线电阻;外皮电阻;心线-外皮之间的电容;心线电感量,外皮电感量,心线-外皮互感量;这电阻,电感和电容都需要在不同的电压和电流下面测量,以便揭示介质的非线性。
然后请许多的发烧友对这些线材进行盲听对比。对比结果排出名次,然后这个名次做因变量,上面测量的结果们做自变量,进行统计回归分析。我想,这个时候,结论就会很清楚了。
回复 88# MRBM 的帖子
SACD的效果肯定比CD好,无法流行的主要原因是生不逢时,这在以前的帖子里说过了。当然还有其他原因,如软件、价格等问题。:lol :handshake 原帖由 金枪鱼 于 2009-3-31 16:11 发表 http://www.crystalradio.cn/bbs/images/common/back.gif如果用纯银做电线,效果怎么也应该比铜制的好得多吧!!
但音响线即使用纯银做,也不至于到那样的天价吧?????????
银的电导率比铜略好一点点……
回复 87# 山东激光 的帖子
这线的确够粗壮,质量应该不错!比我的好多了:lol :victory: :handshake 哈哈哈真热闹
顶上去给大家讨论 87楼三洞激光兄的音箱线不错,降低阻抗是硬道理,什么杂散效应在这根粗线面前都被旁路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