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dow 发表于 2009-4-21 18:49:33

虽然没玩过音响,还是提几点建议
1如果需要盲听等严格测试,需要在电磁屏蔽室内进行,以避免外界辐射影响...

2使用同样的接插件或直接焊死

3注意导线的绝缘材料,多芯线的绕制结构,使用同样的导线的长度与直径

4使用电瓶作为电源.杜绝供电干扰.

很多人经常提到高压电的电线是普通材料,如果要玩线材应该要把它也算上(当然是讽刺那些很看重线材的人),就事论事而言,高压线和用户中间还隔着变压器,用户上电流的变化引起高压电线上电流的变化要小得多.

alxc00 发表于 2009-4-22 10:37:13

60年代的爱好者 发表于 2009-4-23 02:00:10

从技术角度,即科学地分析,是需要具体数据的。
   例如输出音响线,起作用的主要是连接电阻,因为电容、电感在音频范围微乎其微,起的作用更小,这可以用公式计算验证。而电阻,也是很小的,在0,1欧姆以下(其实还不到这个数字,姑且夸大一点),如此小的电阻,对特性音频几乎就是直线,如果非线性很大,那是可以测量出来的,但是至今没有人拿出音频线的非线性测试报告。
   音箱(喇叭)的频响是极不平坦的,而2米的线材,其特性一定是直线。相比之下,线材能改善喇叭的频响吗?不能。线材会增加喇叭的不均匀度吗?不会。因为线材所起的作用在喇叭的幅频特性中微乎其微。在放大器的特性中,音响线所起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这里说的是连接低阻音箱的线,如果是高阻输出并且长距离传输,那个影响就比较大了---不过这种情况又不在我们讨论范围之内。
    音响线的效果与价格无关。你就是花1万美圆买个电子管,它的失真也不会小,这是其先天特性,和价格无关。银和铜的电阻率有区别,但是相差不大(银是0,016,铜是0,0172,铝是0,0283),如果按4平方毫米截面,2米长的导线,区别有多大,也是可以计算出来的。作为信号输出线,主要还是电阻起作用,如此微小的电阻,能起多大作用,也是可以计算或者测量的---它一定比喇叭特性的起伏小千倍,即使纯银导线,也不能改变这一点。
   我们对电子管的5%以上的失真不在乎,对喇叭的丘陵般特性不在乎,却对直线特性的音响线如此在乎,有点……?
    我认为2米线材对频响的影响小到检测不出来(不是完全没有而是微乎其微),真希望有人能拿出一个线材的失真测量结果来说明其“影响很大”的问题---因为影响很大是可以测量得到的,一如电子管特性、喇叭特性。
    有人说能听出1米线材的不同,我是不相信的,因为其不用科学检验方法。以前气功大师到处做带功报告的时候,我就不相信,也是因为带功或者不带功,就那么嘴上一说,不用仪器检测证明,这不是糊弄人嘛?真正的科学,是经得起科学仪器检验的,有具体参数证明的。

[ 本帖最后由 60年代的爱好者 于 2009-4-23 02:13 编辑 ]

1a5gt 发表于 2009-4-28 10:22:07

站在60兄的立场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如果仅仅是反对线材的商业炒作也无疑是正确的。
不过,如果动辄就拿指标、数据说话,那就有失偏颇了。因为很难想象在标准、仪器出现之前,人们是怎样认识事物的。
而且,仪器、图表所罗列的数据、曲线只能说明人们在现阶段对事物的认识,而人类对未知世界的认识却从来没有停止,保不准今后我们有了更加高级的仿真人耳机理的听觉仪器,揭露人耳的听觉奥秘,到那时,回想我们现在的讨论,那不是非常可笑的事情吗?
我又想到了乐队的指挥,他能在100多人的乐手中,发现“南郭先生”,非常人所能及!那么作为训练有素的发烧友能听出不同线材之间的区别(不说好坏)就那么奇怪吗?
技术派的发烧友对数据执着是可爱的,本人也是一名“坚定不移”拥护者,但过分拘泥于技术,而忽略了新技术、新材料在音响中的应用就有失偏颇了,拿CD机的指标来说吧:取样频率44.1KHZ,频响20-20KHZ,80年代那是一项了不起的成果,现在怎么样?早就被批得“体无完肤”!90年代后的SACD频响20-100KHZ,大大超出了人耳的听觉范围,有这个必要吗?答案是肯定的,这里面也肯定有发烧友的功劳!
同样,线材里面的奥秘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揭开,不同的机器配什么样的线材会有公式、图表让我们一目了然,而不必我们去苦苦寻觅。

60年代的爱好者 发表于 2009-4-29 11:31:31

呵呵,本人认为线材的作用是有的,只是被过度夸大了。
   和电子管、变压器、喇叭、磁带、唱片等等的非线性相比,线材的非线性实在是很小。我们要有一个量的概念就可以了。
:lol

一起牛 发表于 2009-5-1 01:27:55

太有 道理哦

yybyyb 发表于 2009-5-1 22:47:27

哈哈,干脆从电厂发电机出来到机器电路连线全部换成发烧线,这样总没有话说了吧?:lol

ab5100 发表于 2009-5-3 22:35:15

FM30 发表于 2009-5-6 23:06:03

换线材对音质有改变这是肯定的,线材对音响系统的作用绝不仅仅是导线电阻的问题,还有其它因素在里面。这是有切身体会的,记得多年前自己DIY的一对音箱,刚完工。同时进了一台CD,功放也是自己装的(TDA的什么集成IC),最初用的是普通的塑胶电线接的音箱,因为最后摆位时线差了一点点长度,就换了一条非常细的音箱线,顿时感觉音质变化之大(好坏不说,以免砖头:lol ),从此才重视线材的作用。至于是变得你感觉更好还是更坏,可能自己的主观判断更重要了,但变化是肯定的。

[ 本帖最后由 FM30 于 2009-5-6 23:09 编辑 ]

FM30 发表于 2009-5-6 23:30:27

再说两句,对这些比较微妙的问题,最好不要用技术指标来作简单的否定,因为技术自身还有非常多的缺陷,它不能完全反应音质的问题,如果现有的技术指标能真实反映音质,电子管功放早就应该进垃圾堆了。说这些,只是希望大家对一个现象不要作出简单的对与否,最好是自己亲身多试试,感觉一下然后再作出自己的判断,我们不能说音响线的作用没有,否则世界上著名的线材公司岂不是都是骗子公司,而在中国销售的高级线材量是比较小的,要知道中国人的高保真进程比别人晚得多,别人的听音经验和水平比我们高一些(这不是妄自菲薄,因为别人是领我们进HI-FI之门的老师),等于这些个“骗子公司”全在骗我们的老师们。呵呵

大师兄 发表于 2009-5-14 22:31:51

不单线材对声音有影响,一支电阻,一个电容对声音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不同牌子会出不同的声音)。如果你的器材对它不起作用:( 这机器不用也吧。但天价的线材不一定配你的器材

无烟男人 发表于 2009-5-18 18:03:10

发烧线的心理作用大于实际作用,本人还是觉得理性发烧好一点,但是绝对相信更换一个电容的效果绝对大于换一根电源线的作用。

胆胆迷 发表于 2009-5-19 03:40:05

很有意思的讨论,我玩线材源于己于1989年,当时结识了在广州卖发烧零件的一个朋友,此人很高烧,不但有楼上各朋友所说的盲听,还有精良的测量工具,比如说分贝仪,失真仪,示波器等等,比一些山寨厂好的多,手艺和技术也不错,常自己设计然后委托厂家加工机壳,线路板等,不惜血本,遍寻名器.受他感染我也开始玩各种线材,但经验告诉我们,一套能发出好听的声音的音响是由各种优质的零件+科学的设计+精良的制作工艺+优质的音源才能实现,那种优质元件无用论和优质元件万能论都不是科学的态度,那些妄图用一个零件就改变整个结果的想法更可笑,如果可行的话,那么我国的工业水平早就超英赶美啦,应该说优质的零件是整套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保障(包括线材),很难想象一堆劣质的零件会制造出好的机器并发出好的声音,至于天价的东西,其实见仁见智啦,如果对器材要求很高,又有经济能力,也未尝不可,世界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何必黑白两色呢?
      我和他现在都不在追求那种极端的音响了,原因很简单,在某天,我们听到一个歌舞团的朋友弹奏各种乐器,忽然发现我们呕心沥血做出来的机器竟然比不上那把破吉他和二胡发出的声音动听,原来我们要的是对音乐的享受而不是昂贵的机器用来摆设.

方华 发表于 2009-5-19 11:55:57

各位仁兄的见解我举双手赞同,那些音响玄学大师要是不服就来本坛搞盲听测试!

zjy1857 发表于 2009-6-6 21:55:05

安慰剂

安慰剂也是有药理作用的,也是可以治病的,尽管他根本不是药,可能就只是一些淀粉,而且,越是那些容易受暗示的,安慰剂效应越明显
页: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也谈天价发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