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mks
发表于 2025-4-12 08:34:18
茹祥臣 发表于 2025-4-11 12:38
已经调整R6=200K,R7=500K,将推动波调整的幅度和大小一致。调整R18=R20=33欧与原来的100欧,输出功率 ...
这波形正常了。要更大功率就做乙类机,静态电流设定在10mA多一点。牛哥推荐的管子不错,昨天我也初试了一下。
茹祥臣
发表于 2025-4-12 15:55:29
刚才使用RMAA测试了一下,能不能帮忙看一下,不知道还有那些参数不理想。
图中,第1和第2,是实际的测试,第3和第4是自测。
牛哥土炮
发表于 2025-4-16 13:45:20
茹祥臣 发表于 2025-4-12 15:55
刚才使用RMAA测试了一下,能不能帮忙看一下,不知道还有那些参数不理想。
图中,第1和第2,是实际的测试 ...
现在有个问题,今天有时间简单的画了个仿真电路,通过仿真看,如果使用原电路,385V供电,10K输出牛,输出20W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时的驱动电压要求在VP=53V左右,您做个测试,看看是不是最大输出的时候,驱动信号就先已经失真了?这样可以判断出来,在这个电路中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是受限于输出级还是驱动级。
茹祥臣
发表于 2025-4-16 14:20:23
本帖最后由 茹祥臣 于 2025-4-16 14:31 编辑
牛哥土炮 发表于 2025-4-16 13:45
现在有个问题,今天有时间简单的画了个仿真电路,通过仿真看,如果使用原电路,385V供电,10K输出牛,输 ...
您说的VP值,不知道是不是峰峰值,这是挑开C3和C4与后面连接时,测的推动波形,目前4个全部是这种幅度。
您的意思,是不是需要在目前最大功率下,测一下推动波形的幅度?主要看这个波形的失真程度和幅度?
我晚上回家在线再测一下。
牛哥土炮
发表于 2025-4-16 14:32:31
茹祥臣 发表于 2025-4-16 14:20
您说的VP值,不知道是不是峰峰值,这是挑开C3和C4与后面连接时,测的推动波形,目前4个全部是这种幅度 ...
不能挑开那两个电容,因为电容回路还存在着交流通路,应该是对比测试,两个通道分别接驱动信号和输出信号,看看是不是输出信号产生切顶失真的时候,驱动信号已经有切顶失真了。
茹祥臣
发表于 2025-4-16 14:36:04
本帖最后由 茹祥臣 于 2025-4-16 14:37 编辑
牛哥土炮 发表于 2025-4-16 14:32
不能挑开那两个电容,因为电容回路还存在着交流通路,应该是对比测试,两个通道分别接驱动信号和输出信号 ...
上面图片是当时调试推动波平衡时,挑开电容测试的,不然的话,有直流成分,观察平衡不方便。
好的,我晚上回家按您说的方法,再重新测试一下。
whmks
发表于 2025-4-16 17:21:57
牛哥土炮 发表于 2025-4-16 13:45
现在有个问题,今天有时间简单的画了个仿真电路,通过仿真看,如果使用原电路,385V供电,10K输出牛,输 ...
推动应该够的,因这个接法是模似胆管三极管接法。如果R10、R11不接在D极,而接高压,推动电压就会降下来,功率也会上去,是能到20W。
二种接法不知在听感上有否差别也没试过。
whmks
发表于 2025-4-16 17:43:36
二种接法在大功率段失真不一样,三极管接法失真大,超功率时是圆顶。标准接法(偏置电源接B+),失真小,超功率时是平顶。
也可用组合接法,一部分取D极,一部分接高压电源B+。
对于用低阻牛是能提高功率,个人认为也要适度,这可能与音色趋向有关,低阻牛或无牛的音色就向石机靠拢。
BG3HAX
发表于 2025-4-16 18:11:47
查7N60的PDF,没有输出特性曲线。
只知道主要用于开关电路。
不知道用于模拟放大,输出放大线性区域到底有多大?
茹祥臣
发表于 2025-4-16 19:38:02
牛哥土炮 发表于 2025-4-16 14:32
不能挑开那两个电容,因为电容回路还存在着交流通路,应该是对比测试,两个通道分别接驱动信号和输出信号 ...
黄色是推动波形,蓝色是实际输出波形
当最大功率时,输入信号峰值电压=1.9V,黄色推动波形,MAX=36.8V,MIN=8.0V,蓝色实际波形,MAX=16.4V,MIN=-16.4V
当超过最大功率削顶时,输入信号峰值=4V,黄色推动波形,MAX=59.6V,MIN=12.V,蓝色实际波形,MAX=17.2V,MIN=-17.2V
黄色波形受限于示波器,幅度只能调这么大,再大的话,已经超出示波器的屏幕了。
茹祥臣
发表于 2025-4-16 20:03:21
whmks 发表于 2025-4-16 17:43
二种接法在大功率段失真不一样,三极管接法失真大,超功率时是圆顶。标准接法(偏置电源接B+),失真 ...
现在听感确实非常满意,之所以想提高功率,主要是我的音源是电视机顶盒,我把内部的音频放大芯片取消了,这种输出的信号更纯净,但是电平幅度比较小。我通常的做法是不接电位器,然后使用遥控器来控制输出电平高低来调节音量。
我用这台功放是推动美之声SPM-20,这个音箱想推好确实不容易,所以这次采用CD20*40*50,初级匝数用到4800匝,测试PP电感在120H左右,整机频响上面也有,也算满意。就是低频部分缺少使用天龙功放推的那种气势,即便是天龙我也是功放音量开到最大,然后调节机顶盒才有那种气势,如果机顶盒满信号输出,音量靠功放调节就不行。
所以,这次看能不能有所改变。
牛哥土炮
发表于 2025-4-17 06:45:08
茹祥臣 发表于 2025-4-16 20:03
现在听感确实非常满意,之所以想提高功率,主要是我的音源是电视机顶盒,我把内部的音频放大芯片取消了, ...
嗯,知道了,看来切顶失真来源于功放输出级,从116楼的回帖中已经感觉驱动信号是够用的。
http://www.crystalradio.cn/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181260&pid=26756219&fromuid=3391
谢谢您的实际测试,我再想想怎么简单的修改一下电路。
牛哥土炮
发表于 2025-4-17 06:56:55
whmks 发表于 2025-4-16 17:21
推动应该够的,因这个接法是模似胆管三极管接法。如果R10、R11不接在D极,而接高压,推动电压就会 ...
嗯,采用D级提供偏压的形式是这个电路特点,我认为也是必须的。因为MOS管的标准接法内阻很高,而电路没有采用环路负反馈,就是靠着D级的信号与输入电阻组成了电压并联负反馈,从而降低了内阻,也就是使得输出管的特性曲线从类似五极管的水平族线,向着类似三极管“竖直”族线变化,从而获得了较低的输出电阻,使得电路的阻尼系数合适,我在单端15W的功放中也是这样用的。
茹祥臣
发表于 2025-4-17 07:38:19
BG3HAX 发表于 2025-4-16 18:11
查7N60的PDF,没有输出特性曲线。
只知道主要用于开关电路。
不知道用于模拟放大,输出放大线性区域到底 ...
不知道这个是不是输入电压和输出电流的特性曲线。另一张图片是C2M100017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