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 请教康铜丝取样电阻的问题
直径1mm阻值40mR的康铜丝取样电阻(门字形),在阻值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能通过的极限电流多少,谢谢! 本帖最后由 mov99 于 2025-2-28 10:51 编辑bg1trk 发表于 2025-2-28 10:33
5V引出基准时再加个431并联稳压吧,单靠7805的输出再分压,飘的还是有点多。
基准拟用REF198(4.096V)
很早以前想做个假负载,元器件齐了,热情没了:lol期希这次能坚持做完
本帖最后由 mov99 于 2025-2-21 14:05 编辑
在TB上找到了:lol
额定7A,估计短时间10A应该可以
本帖最后由 mjzz123 于 2025-2-21 14:23 编辑
这个是电阻丝是1米0.59欧时通过的电流7A。0.04欧70A应该没问题,极限参数 mjzz123 发表于 2025-2-21 14:20
这个是电阻丝是1米0.59欧时通过的电流7A。0.04欧70A应该没问题,极限参数
电流太大也不行,就算是康铜丝没熔断,焊锡也熔化了:) mov99 发表于 2025-2-21 14:28
电流太大也不行,就算是康铜丝没熔断,焊锡也熔化了
电动车电机驱动器有这种电流取样电阻,功率大的达到100多安,用高温焊锡丝没看见化的, mjzz123 发表于 2025-2-21 15:10
电动车电机驱动器有这种电流取样电阻,功率大的达到100多安,用高温焊锡丝没看见化的,
用细康铜丝不仅体积小还可降成本,是个好办法 取样电阻还得考虑热稳定性,完全不能按照极限电流设计。 wanwenhao1 发表于 2025-2-21 16:11
取样电阻还得考虑热稳定性,完全不能按照极限电流设计。
大电流肯定有温升,如果阻值随温度而变化,取样电阻也就没有意义了 本帖最后由 mov99 于 2025-2-21 16:26 编辑
准备用这管子,双管并联做假负载,当然,取样及反馈电路是分开的
mov99 发表于 2025-2-21 16:22
大电流肯定有温升,如果阻值随温度而变化,取样电阻也就没有意义了
世界上没有阻值不随温度变化的材料,只不过在于变化多大。电阻用合金中康铜是比较大的,根据牌号在 40 到 80ppm 每摄氏度。假设你买到的电阻是 6J11 牌号(所以你需要向卖家确定这点),那么这意味着如果通过电流后电阻丝温度变化 40 摄氏度,电阻值会变化 0.32%
作为对比,德国 Isabellenhutte 的 PBV 采样电阻温度系数是最大 30ppm;济宁天耕的 RNG6040 电阻是 2ppm 每摄氏度
mjzz123 发表于 2025-2-21 14:20
这个是电阻丝是1米0.59欧时通过的电流7A。0.04欧70A应该没问题,极限参数
你这逻辑错到姥姥家去了 ...... :lol 本帖最后由 mov99 于 2025-2-21 19:16 编辑
washu 发表于 2025-2-21 17:33
世界上没有阻值不随温度变化的材料,只不过在于变化多大。电阻用合金中康铜是比较大的,根据牌号 ...
当然是温漂越小精度越高越好,这个业余制作只是测试直流稳压电源的负载能力
大功率电阻丝+水盒冷却的方法简单可行,但要滑动在电阻丝上的位置不方便,大概看看没问题 mov99 发表于 2025-2-21 16:23
准备用这管子,双管并联做假负载,当然,取样及反馈电路是分开的
这MOS的热阻最大只有0.05℃/W,太难得了,太厉害了。真不知道怎么做到的?难倒是硅片直接裸露出来? 本帖最后由 mov99 于 2025-2-22 07:36 编辑
xiaoduan 发表于 2025-2-22 07:11
这MOS的热阻最大只有0.05℃/W,太难得了,太厉害了。真不知道怎么做到的?难倒是硅片直接裸露出来?
生产工艺不了解,请高手科普
即使管芯温度从25℃上升到105℃,剩余功耗也有900W;当然,需足够大的散热片
mov99 发表于 2025-2-22 07:34
生产工艺不了解,请高手科普
即使管芯温度从25℃上升到105℃,剩余功耗也有900W;当然,需足够大的 ...
假设散热器温度能控制在100℃以下,按照热阻0.2℃/W算,一个这管子可以抗200W,做电子负载很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