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p20034
发表于 2024-12-12 09:38:02
为了尽可能减小引线电阻以及测试的难度:(1)实际设计中使用了跳线帽作为电阻选择方法,并未使用继电器,主要原因还是为了降低继电器触点热电势的影响以及继电器发热带来的影响。(2)PCB布线为四层布线,总计输出4个信号,每个层将覆铜一个信号,将输出输出引线电阻降到最低。 (3)电阻布局紧凑,尽可缩短引线距离。1欧姆及10欧姆均选择插装的精密电阻,其余均为1206封装的精密电阻。
KDX
发表于 2024-12-12 09:39:37
yyp20034 发表于 2024-12-12 09:31
开放校准,开放接口,大家可以DIY,加上屏幕和按键,变成台式表
十分期待,看看自己还能不能有这个动手能力
yyp20034
发表于 2024-12-12 09:41:21
后期也可能考虑出售带显示和按键的版本
MF35_
发表于 2024-12-12 09:58:05
yyp20034 发表于 2024-12-12 09:38
为了尽可能减小引线电阻以及测试的难度:(1)实际设计中使用了跳线帽作为电阻选择方法,并未使用继电器, ...
跳线帽不论是接触电阻还是热电势,都远不如信号继电器,信号继电器的触点是银镀金的,接触电阻和热电势都很小
washu
发表于 2024-12-12 11:27:33
yyp20034 发表于 2024-12-12 09:38
为了尽可能减小引线电阻以及测试的难度:(1)实际设计中使用了跳线帽作为电阻选择方法,并未使用继电器, ...
你那个啥牛逼得不要不要的跳线帽比继电器热电势还低 ;P
继电器热电势影响有辣么大,你前面“有一台FLUKE5xxxx系列校准源,那是再好不过了”这个“再好不过了”的“高级设备”的电阻输出也是用继电器切换一大堆电阻实现的(而且这个一大堆是看着大但其实没几个)。
如果真需要避免热电势,那就不应该用实物电阻,而是用模拟电阻
yyp20034
发表于 2024-12-12 11:29:34
厉害,真是长见识
yyp20034
发表于 2024-12-12 11:34:07
washu 发表于 2024-12-12 11:27
你那个啥牛逼得不要不要的跳线帽比继电器热电势还低
继电器热电势影响有辣么大,你前面“有一台FL ...
这个源是你做的吗?
washu
发表于 2024-12-12 12:00:36
yyp20034 发表于 2024-12-12 11:34
这个源是你做的吗?
是的,包括电压源
电流源(电阻表)
电阻源(上贴图)三个部分,其中电压源已经发行过几次套件
yyp20034
发表于 2024-12-12 12:05:09
了解,终于找到本人了
红河310
发表于 2024-12-12 14:06:02
6位半就到了微伏级显示,人体在边上活动都会有影响。连接电脑有不确定的读数变化比热电势影响还大。
yyp20034
发表于 2024-12-12 14:20:56
红河310 发表于 2024-12-12 14:06
6位半就到了微伏级显示,人体在边上活动都会有影响。连接电脑有不确定的读数变化比热电势影响还大。
连接计算机仅仅是通讯接口,而且做了隔离,与前端采集没有关系
yyp20034
发表于 2024-12-12 14:21:22
washu 发表于 2024-12-12 12:00
是的,包括电压源
这个源可以量产了,填补国内空白
红河310
发表于 2024-12-12 14:31:38
yyp20034 发表于 2024-12-12 14:20
连接计算机仅仅是通讯接口,而且做了隔离,与前端采集没有关系
除非用无线或光转输,测试过你会知道就是只机壳地线连接都会有影响。
yyp20034
发表于 2024-12-12 15:55:44
红河310 发表于 2024-12-12 14:31
除非用无线或光转输,测试过你会知道就是只机壳地线连接都会有影响。
已经改过好几版了:'(
yyp20034
发表于 2024-12-13 08:01:05
在我的微信公众号里,引用了本论坛的大佬的文章,并未署名作者,在这里表示歉意,后续引用文章,加上文章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