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660806 发表于 2024-6-13 17:00:54

美人鱼999 发表于 2024-6-13 16:51
看96楼的图,,




给您看下PCB原图,我标记了位号。

美人鱼999 发表于 2024-6-13 17:07:16

本帖最后由 美人鱼999 于 2024-6-13 17:25 编辑

415660806 发表于 2024-6-13 17:00
给您看下PCB原图,我标记了位号。

你测一下2G三极管的极性。我猜是PNP的。

否则,继电器也不能工作。


415660806 发表于 2024-6-13 17:26:52

美人鱼999 发表于 2024-6-13 17:07
你测一下2G三极管的极性。我猜是PNP的。

否则,继电器也不能工作。

好的,我拿实物测量下,补充个裸板图,我把元件全拆了。

415660806 发表于 2024-6-13 17:36:37

美人鱼999 发表于 2024-6-13 17:07
你测一下2G三极管的极性。我猜是PNP的。

否则,继电器也不能工作。

您可能说对了,我用万用表二极管档,黑色表笔接第1脚,红色表笔去触碰2、3脚会有压降读出,这种应该是PNP型三极管。{:3_55:}

美人鱼999 发表于 2024-6-13 17:38:30

本帖最后由 美人鱼999 于 2024-6-13 17:43 编辑

415660806 发表于 2024-6-13 17:26
好的,我拿实物测量下,补充个裸板图,我把元件全拆了。

VSS标注的旁边就是Q2,所以,VSS在原理图上明显画错了。


我说的2点都验证了。OK


Q2 可能是MMBTA56或其他厂家的同类管

415660806 发表于 2024-6-13 17:47:01

本帖最后由 415660806 于 2024-6-13 17:59 编辑

美人鱼999 发表于 2024-6-13 17:38
VSS标注的旁边就是Q2,所以,VSS在原理图上明显画错了。




非常感谢您指出错误,我把原理图更新下。

bg1trk 发表于 2024-6-13 20:39:31

本帖最后由 bg1trk 于 2024-6-13 20:53 编辑

415660806 发表于 2024-6-13 17:47
非常感谢您指出错误,我把原理图更新下。


更新后的图就能说通了。



除去继电器控制,电源部分自后向前说:

Q2、R10、DZ3组成典型的串联稳压,其供电来自C2,靠控制Q2的饱和度来控制VCC与GND之间的压差。当C2上的电压超过6.2V后,输出电压(VCC与GND之间的压差)=6.2-0.7=5.5V,这个电压是恒定的,基本不随负载电流变化。

前面U1这部分,直流供电时,上电后通过R6、R7、R8为U1栅极充电,其Vgs最终被DZ2限制在12V左右,U1开通,C2得到充电电流,其端电压持续上升,最终C2上的电压为A1+、A2-之间的输入电压减去D1、R1上的压降,VSS相对于VCC是不稳定的,与负载电流大小有关。


再看超压控制,控制器件为Q1。
Q1的导通阈值是(0.7/4.7)*200+6.2+0.7=36.7V,输入电压大约在37V附近Q1导通,U1的Vgs被拉到0,U1关断。
当直流供电时,供电电压达到37V附近时U1关断,C2得不到充电电流,其上电荷放光以后,VSS相对于VCC为零,VCC相对于GND也为零。


再看交流供电的情况,交流正半周时,电源通过U1、D1、R1为C2充电,C2上开始建立电压并对外供电。
当正半周电压上升到37V附近时,U1关断,这会使C2上的电压最高维持在37V附近。
之后无论正半周电压瞬时值升到多高,因U1关断,C2得不到充电电流,C2上的电压会始终维持在最高37V左右,不会再持续升高。
负半周时,因D1反偏,C1不充电。
连续看,就是C1以50Hz的频率在充电,充电电压最高控制在37V左右。C2上的37V再对外供电形成VSS和VCC,这就与直流供电时的情况差不多了。

因交流供电时每个周期C1都有充电的机会,所以C1能持续向外供电,这就是交流供电时不会断电的原因。


美人鱼999 发表于 2024-6-14 08:52:26

本帖最后由 美人鱼999 于 2024-6-14 08:54 编辑

bg1trk 发表于 2024-6-13 20:39
更新后的图就能说通了。




330K 电阻在你的仿真图里连错了。

由于330K的分流,关断电压应该高于计算值36.7V。你没有计算330K电阻的分流。

bg1trk 发表于 2024-6-14 09:17:50

美人鱼999 发表于 2024-6-14 08:52
330K 电阻在你的仿真图里连错了。

由于330K的分流,关断电压应该高于计算值36.7V。你没有计算330K电 ...


多谢指出,昨晚发现仿真中R2连错,懒得改了。

这个电阻我理解是微调U1关断阈值的,粗算时先忽略它,快速得出个大致结果的意思,为下限值。

把R2的微调作用也考虑进去:
*200+6.2+0.7=40.1V


935482411 发表于 2024-6-14 10:59:56




这个电路,涉及到电源电压的真有效值,本坛坛友不一定能将它理解透彻,更加注释不清^_^

415660806 发表于 2024-6-14 11:11:20

bg1trk 发表于 2024-6-13 20:39
更新后的图就能说通了。




感谢您的分析,我仔细看了分析非常到位,我还得消化下,模拟电路很多都不明白。

935482411 发表于 2024-6-14 11:15:56

本帖最后由 935482411 于 2024-6-14 11:18 编辑

415660806 发表于 2024-6-14 11:11
感谢您的分析,我仔细看了分析非常到位,我还得消化下,模拟电路很多都不明白。

电路修改后,晶体管极性改变了,Vss点位也变了,得重新测量一下上传测量数据^_^
交流电源输入的时候,因为它是单向整流滤波电路,你用普通仪表测量的数据,他们也不一定会认可的~

415660806 发表于 2024-6-14 11:26:46

935482411 发表于 2024-6-14 11:15
电路修改后,晶体管极性改变了,Vss点位也变了,得重新测量一下上传测量数据^_^
交流电源输入的时候, ...

感谢您的回复,测试点没问题,我拿实物测试的。直流输出部分测量我就用胜利的万用表测的,数据不一定完全准确,但误差应该不是很大;输入电压测试这个更没问题,我用标准源作为电源输入。原来电路错了是元件丝印引起的,毕竟我对这个电路开始完全看不明白,我只能按丝印去查找那几颗三极管型号,经坛友指出我才更新了原理图。(2G丝印的三极管有NPN型,也有PNP型,这是我完全没想到。:L )

935482411 发表于 2024-6-14 11:34:14



丝印:2G
:lol

美人鱼999 发表于 2024-6-14 11:54:09

本帖最后由 美人鱼999 于 2024-6-14 12:16 编辑

丝印是厂家自己设定的,没有统一的标准。各个厂家都有自己的编号规则。

同样是丝印2G,可能有十多种不同种类的元件,有NPN管,有PNP管,还有3.3V的LDO。只是BC850c最常见而已,


BC850C的丝印,不同厂家也不同,

西门子公司和英飞凌公司----------2Gs

德欧泰克公司和FORMOSA【美丽微半导体】------------2G

飞利浦公司---------------2Gt----------马来西亚生产
-------------------------------2Gp------------香港生产


等等,就不一一举例了。

所以印2G不一定是BC850C
BC850C也不一定就印2G

要看具体厂家的。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查看完整版本: 求助懂模拟电路的朋友帮忙分析下电路,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