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932|回复: 34

实验简易超外差收音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20 14: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段时间已经不满足于玩直放机了,在直放机线路的基础上,我成功进行了超外差收音机的试验。

保持场效应管输入回路不变,我把直放机的高放级改造成混频器,用收音机中周的初级线圈作为负载,进行调谐选频。另外增设了电容三点式振荡器作为独立本振,把本振信号以可以调整幅度的方式注入混频器。

我只使用了中周的初级线圈,初级抽头和次级线圈都没有用,中频直接从混频器的集电极输出,经过射极输出器缓冲,再进行射极检波。一般都是通过中周的次级线圈降压输出,以利于与下一级输入阻抗匹配。我认为这样做没有充分利用谐振回路电压放大作用,降压耦合降低了信号的信噪比,从集电极经过射极输出器缓冲输出有更大的信号传输效率。

作为一种实验,我把天线调谐和本振调谐分别用两个可变电容控制。当本振不工作时,本机就是一个直放机,混频器工作在失谐的状态,相当于一个增益不高的高放。调整天线可变电容,与直放机一样,可以收到电台,只是音量较小。当清楚收到一个电台的时候,接通本振电路,调谐本振频率,可以使这个电台的音量巨增。感觉达到同样的灵敏度,超外差线路比直放机线路的噪音小得多,音质也感觉比直放机好一些。实际上,即使不接本振信号注入电容,只靠电路间的感应,就可以达到音量巨增的混频效果。

这个超外差收音机只需要3只普通的线圈,我想,全部用色环电感也是可以的。
线路图

实验图



图中最左端是本振电路,拖到外面的是本振线圈,与中间的混频电路实现感应耦合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9-20 15: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实验,最后弄成实用
发表于 2009-9-20 15: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混频后最好用陶瓷滤波器

保证中放频率正确
     
 楼主| 发表于 2009-9-20 15:3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omao332 于 2009-9-20 15:23 发表
保证中放频率正确


中频准不准无关紧要了,我的目标是想获得最大的高频增益,

用陶瓷滤波器有良好的带通滤波效果,但估计没有LC谐振负载中可以获得的电压放大优势。
发表于 2009-9-20 16: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9-20 17: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动手.
     
 楼主| 发表于 2009-9-20 18:5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混频是勿庸置疑的,刚才只用空气联联调获得了成功,不过跟踪得不是很准,整体效果不是很满意。

感觉混频器的增益比直放机RC高放的增益大不少,这个得益于LC负载回路的谐振效应了。准备再加一个晶体振荡器和变频级,试验一下二次变频收音机,每一次变频相当于高放一次,二次变频应该能达到很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我这个电路最大的好处是只用线圈,不用变压器,这就意味着可以用标准的色环电感来做超外差机子,缺点就是元件数量和成本反而更高.

[ 本帖最后由 yngz 于 2009-9-20 19:01 编辑 ]
     
发表于 2009-9-20 19: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超外差机的增益主要来自中放。
一级中放可以给出45db以上的增益。
一级调谐高放可以获得20db以上的增益,加上再生可得到额外的+15db。
晶体管混频器增益一般大约是15db上下。
发表于 2009-9-20 19: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9-9-20 20:2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中波段,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可调频率范围确实比较勉强,在可变电容全部旋出时有停振现象,不过,还是能覆盖很大一部分中波范围的。
如果仔细改变振荡器电感的值,在整个频段内,仍然可以获得比较接近的差频.

二次变频,先一次变频到高中频,再二次变频到低中频,可能会解决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对中波频段的覆盖问题。
发表于 2009-9-20 21: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9-21 06: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9-21 07: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angronggen 于 2009-9-21 06:16 发表
调谐频率和震荡频率在第三只管子的基极混合后,是什么频率,差频的选频电路何在?
因此电路还要重新设计,祝你成功。如果讲错了请谅解。

呵呵,楼主画图奇特,如果按顺序看,第一个管子是本振管,第二个管子是源随器(射随器),才是输入级呢,第三管才是混频管,但没有中放,后来那个管子就直接检波了……属于传说中的“外差式”(有中放的叫“超外差”)
     
发表于 2009-9-21 07: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沙尘 的帖子

由L3和200p构成中频选频回路(当然1000p和后面的电路也有点影响),后面一级是中放,最后那级是三极管检波(偏流选得很小,工作在输入特性的弯曲段),所以还是超外差机,只不过只有一个中频选频回路!选择性不太理想,
发表于 2009-9-21 07:2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qzlbwang 于 2009-9-21 07:19 发表
由L3和200p构成中频选频回路(当然1000p和后面的电路也有点影响),后面一级是中放,最后那级是三极管检波(偏流选得很小,工作在输入特性的弯曲段),所以还是超外差机,只不过只有一个中频选频回路!选择性不太理想 ...

后一级是中放吗?再仔细看看,是个射随器,看来楼主对前后级隔离很是在意,连检波都选用三极管射极检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5-2 19: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