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7-8 10:5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铁芯和线材的选择
做好牛就离不开好的铁芯和好的漆包线。
1900年左右,经研究发现在铁中加入少量的硅或铝可大大降低磁路损耗,增大导磁率,且使电阻率增大,涡流损耗降低。经多次改进,用0.35mm厚的硅钢片来代替铁线制作变压器铁芯。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研究生产节能材料,变压器的铁芯材料已发展到现在最新的节能材料——非晶态磁性材料,非晶合金铁芯变压器便应运而生。使用非晶合金铁芯制作的变压器,其铁损仅为硅钢变压器的1/5,铁损大幅度降低。
由于同一材质下,更薄的铁芯的铁损更低,铁心的反应时间更短,故此一些使用较薄的铁芯的输出牛的高频更加亮丽、速度快、干净利索。由于现在不是音响的黄金时代,尤其胆机经过一段时间的没落,使得许多优秀的电子管厂和胆机音响公司相继关闭,我们的选择余地并不是很多。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为其他领域生产的高素质的线材和铁心,为我们输出牛的制造提供了良好的材料,例如Z11等一些铁心。
含硅取向、无取向使用频率:50---1000 饱和磁感应值 2T。铁镍合金使用频率20--20000 饱和磁感应值0.7----1.5T。铁基非晶和金 使用频率 50----10000 饱和磁感应值 1.6T。可以看出,各类铁心的应用局限。 含硅铁心的高频响应能力差,是他的弱点, 合金的应用频率宽,但是过载能力差,价格昂贵。现在新型的含硅铁心的应用频宽得到了有效的扩张,例如取向0.22MM的冷轧铁心是做输出牛的极佳选择。
其实人的听音规律决定了铁心的声音同一材质的铁心,不同的片厚,有不同的铁损,高频部分的铁损差别尤其大,也有不同的铁心反应时间(其他的参数暂时不讨论),铁损对各频段的能量、铁心反应时间对声音的速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各种参数相互的影响,就决定了一个铁心声音风格走向。
我们经常对比同一参数下,例如频响曲线相同,分布电容等参数也基本相同,为何用0.5的片和0.35的片,声音相差如此之大。
C形铁心
C形铁心一般较薄,铁损小,对高频尤其有利,铁心响应时间短,声音速度快、干净。整体特点高频好,通透,利索,音乐感较好,但由于高频的拉升,中低频感觉会偏薄。
H18片
H18是无取向、热轧片,市场上常见的有0.35和0.5片,其中高质量的有新日铁的0.27MM的,一般不向中国大陆市场销售,主要的客户是欧美和本国。国内的武钢的质量也不错。根据新日铁的资料显示,H18的饱和磁通量15000,一般在实际中使用10000,或者更低为8000。该铁心做输出牛声音柔软,速度慢。
Z11片,
新日铁公司的资料显示最大磁通量高达18000,实际中一般可取12000--15000,这种片最好的是片厚为0.2MM,这是目前我们能够购买到较为好的作输出牛的铁心。
Z11是取向硅钢片,损失小,未退火的片作输出牛高频突出,明亮,速度快。经过900度真空退火的片,有效消除了剩磁,需要娇化磁力低,磁性能强于未退火的片,同一规格下,相同的圈数时有更大的电感量,1K的波形失真和衰减有明显的改善。退火片作的输出牛中频和低频的厚度、纯度明显优于未退火的片,但是速度稍慢,高频阴柔,对于追求亮丽的高频,建议不要退火。
漆包线就市场较易买到的国产线:
低温线:耐温125---135度 70--75/公斤 纯度一般。高温线:耐温155---195度 75--80元/公斤 纯度较高
超高温线:耐温220度左右。纯度最高 售价一般 110元/公斤左右 纯度最高。超高温线手感柔软。一般大厂生产的质量有保证。建议输出牛用这种线,当然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用进口线。
四:输出牛的电感与漏电感
理论上说电感越大越好,漏电感越小越好。增大电感无非是加大铁芯,增加绕线圈数,提高铁芯的导磁力。但大铁芯和圈数多又加大了分布电容,所以是一对矛盾。问题是我们在设计输出时,要正确考虑所需的电感量,例如2A3,300B等低内阻直热三极管单端牛,往往作15H左右初级电感量其低频响应就已经很好了,过分追求电感量实无多大意义。关于漏电感到是要好好去思考,对于全频单元要简化输出牛绕制工艺的话,可根据单元的自身电感设计对应高频响应所需的漏电感。这样考虑的话往往漏电感较大,绕制好操作,但此牛的通用性不强。理想的还是漏电感越小越好,如果漏电感设计不当其与喇叭音圈电感相互作用,会造成高频过分犀利,削弱了低频的听感。对于一般情况(包括多单元音箱)如果输出牛漏电感大的话,可用负反馈或次级接电阻校正,当然我们还是希望漏电感越小越好。小的漏电感必须要精湛的设计和绕制工艺,它需要初次级线圈截面对合良好,窗高要尽量利用,气隙不要过大。
[ 本帖最后由 岁月留声机 于 2008-7-8 11:25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