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4-2 22: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LZ原理性错误。
上面很多筒子已经指出实际听音绝大部分都是1W一下。我因为自己折腾过几对音箱,对这个深有体会。
首先,得设定听音的场景,假设你是在家里听音,你的听音室,或者厅子,大概15-40平方米。
再设定你的音箱灵敏度在82-96db之间,就取通常的88db好了。
那么,我们可以很容易计算单个音箱的声压(不考虑反射的叠加):
功放输出1W时,在距离音箱一米得到88db升压,增加一倍距离减少6db,假设距离音箱4米(通常的距离),那么就是88-12=76db。
由于你是两个音箱,通常可以认为加3db,因为79db,而你的墙壁,地面反射,声压还会高一些,就算80db好了。
再说环境,你专门的听音室,环境噪声可能在20db左右,如果在厅子,那就是40db,比如你在厅子,关门关窗,没人走动,这时测声压,应该在30-45db之间。但只要开了空调,就可能多10db。通常我们需要比环境噪声大20db才能比较好的聆听效果。那就是60db-70db是合适的聆听声压。(耳朵不好的除外)
然后我告诉你,在这种环境下,再高20db,平均80db声压,是很大的声压,长时间在这个声压下,是不舒服的。
上面是听音的声压的计算。
接下来我们考虑音乐的类型。
通常我们听的音乐,动态范围都不会超过60db,实际绝大部分音乐,就算你认为动态很大的大编制交响乐,也都在40db内,口水歌,几乎没动态,听黑胶的,只能记录40db左右的动态(黑胶还有动态压缩,这是另外一个话题)。
然后你喜欢听试音碟的什么鬼大鼓,那句最大的鼓声出来,你觉得震耳欲聋,但90%的音乐,还是在在70db左右。也就是说,90%,你的功放输出都不会超过1W。
综上,1W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方向性的。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