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重感冒

胆机难道真的要被淘汰了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28 21: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sffzz1 于 2025-2-28 21:41 编辑
lsw8888 发表于 2025-2-28 19:58
我发现,很多时候无法比较出好坏,不是耳朵不好。是我们的短时记忆力出了问题,我经常通过视频等做器材 ...


搞不清楚咋回事,反正依我看,如果能听出来一个电阻的变化,这个灵敏度显然超过了仪器,我能见到或者能想到的任何精度的仪器。凭人的耳朵显然不可能的。

退一万步讲,假设真的有人万里挑一,真有这个耳朵,那也是全世界只有那么几个人,绝不会这么多,绝不会落在我身边,更不会落到我身上。



我体会的到几个事情:

1、如果2台音响,一起放到我身边,这个当然能比出来。我想大多数人都能比出来。

2、人容易收到周围的影响,譬如给2段音乐,一段预先告诉你细节丰富,一段预先告诉你低音澎湃。那么听着2段音乐的时候不自然的就往那个方向上靠。但如果随机抽2段音乐,我想很难说出个一二来。


3、以前有个测试,这个测试是真实的,就是很多人争论可口可乐好喝还是百事可乐好喝,他们进行了盲测。结果是绝大多数人不能正确的区分出来2种饮料。也就是答对的人,并不超过概率。

4、音响上有很多人提出来盲测这个事,其实这个测试不难的,但我没见到谁做过,至少没见到公布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8 21:4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sffzz1 于 2025-2-28 21:47 编辑

我说的很多人分不清do re mi这几个音,这个我做过测试:

我有几个朋友,大家都会弹一点钢琴,至少会几首曲子。测试过程如下:
a同学背过身去。b同学弹钢琴88个键上的任何一个键。让a同学说出来是那个音,do re mi fa sao la si以及属于所在的字组。结果我们几个人都说的不太准。

这里也包括我自己,我也不准,除了标准音la 440Hz外,其余的87个键,我也说不好。但一首我会的曲子,如果弹错了一个音,我立马就知道。

结果出来,我们都很尴尬。我想说的是,别太想当然的自信,盲测一下,最能说明问题。人的分辨率没有那么高。440hZ的标准音,如果调到442,甚至445,绝大多数人分不出来,而仪器测量的话,非常明显。



我理解的欣赏音乐,可能要分下面几类:

1、听低音是否足够,譬如有胸闷的感觉。听高音是否足够,譬如用通透有穿透力来形容。

2、听旋律,譬如自己喜欢的歌曲,甚至能唱几句,感觉很和自己合拍。

3、听乐器,譬如听钢琴弹的咋样,小提琴拉的咋样。

4、听曲子结构,譬如开始上来一段小提琴,紧接着大提琴跟进,后来出现鼓声等等。

5、听曲子里的故事感情,听这个曲子说了个什么事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如何通过乐器表现出来的。

我想大多数人,都属于1和2两种情况。并且可能大部分人在第1种情况。也就出来了什么2次谐波多了好听,谐波算是佐料,油盐酱醋的一套理论。也许从3 4 5三条来看,都已经把作品原来的意思改掉了。

譬如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那个时候没有钢琴,是羽管键琴也叫大键琴。这种琴,声音没有强弱,任你按键再用力,声音还是那么大。这个时期的音乐,用钢琴弹,就要保持手的用力平稳,均匀,有颗粒感。如果机器加了佐料,把某些音的谐波增多了,可能听起来有空间感,声音有厚度,可能是悦耳了,但这个作品已经走样了。

所以,我觉着说高保真,强调失真率,还是有意义的。能保证作品真实的还原。

至于作品应该做成啥样,这个应该有出品这张cd或唱片的人或机构来保障,譬如歌手,乐队他们想出来什么效果,然后自身的演绎,加上后期的制作,最后出来成品。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8 22: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听电阻的声音变化,最简单的测试就是接在电子管前级的输入端,栅极防止振荡的那个输入电阻,一般为几百欧到1K,金属膜电阻和AB实心电阻声音是有区别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1 09: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sjh327 发表于 2025-2-28 22:25
想听电阻的声音变化,最简单的测试就是接在电子管前级的输入端,栅极防止振荡的那个输入电阻,一般为几百欧 ...

这本来是个抑振电阻,无感电阻和有感电阻的不同已经改变了高频份量和分布了,听得出来很正常,并不是什么玄学,还有阳极电阻,用线绕电阻和ab无感电阻那差别简直就是变天一样,这样都说听不出来那我还能说什么好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 09:2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sffzz1 于 2025-3-1 09:27 编辑

没理解好前面的意思,盲目发帖了,作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 12: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sw8888 于 2025-3-1 12:12 编辑
ssffzz1 发表于 2025-2-28 21:23
搞不清楚咋回事,反正依我看,如果能听出来一个电阻的变化,这个灵敏度显然超过了仪器,我能见到或者能 ...


赞同,测试时不能带有任何引导性的暗示。只是比较完说感受。我因为前面说的,听感不准了,经常通过视频请朋友帮助甄别变化,并以此验证自己的听感是否真实。超过70%的概率是几个人有相同的听感变化。在我修改电路架构和参数的决定上有一定的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 16:4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这个帖子挺火,再往上推一下。

争取最后的结论是,明年就淘汰,集体放弃,转战独立晶体管。
然后那些胆商们集体跳水出货,咱备点银子,多攒点玩。
玩玩那些玩了心疼的东西。

结论,必须是淘汰,也一定淘汰。
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 22:5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感冒 发表于 2025-2-26 15:10
什么原因呢?功率不够?还是失真太大?还是频响不够石机宽?

推动音箱的胆功放体积大,占地方;同时耗电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3 00:02:47 | 显示全部楼层
qhj 发表于 2025-3-2 22:57
推动音箱的胆功放体积大,占地方;同时耗电高

哈哈哈,好像有些到点上了。
房地产的金币运动,导致了很多东西的小型化和集成度和观念弃置。
一万多几万元一平米的空间,你弄几对大箱子,带个大壳子,走路绊脚,扫地碍事,所以会看到很多的“石整流三管机放床头”的应用场景。
而且,音乐没个适合的空间,那就剩下耳机了,看看年轻人,手机一部,耳机一套,随身携带,听天下美音,赏全球名剧,岂不快活哉?

500平的别墅,100平的客厅,中间放一个平板追剧听音乐,好像有点怪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3 09: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自己组装胆机过程的快乐是其它都给与不了的,自己绕变压器 自己挑电阻 自己做外壳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3 09: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重感冒 于 2025-3-3 09:46 编辑
408496431 发表于 2025-3-3 09:17
我觉得自己组装胆机过程的快乐是其它都给与不了的,自己绕变压器 自己挑电阻 自己做外壳


一开始我也是一样,后来时间年龄和精力都欠缺,牛牛不饶了,diy装机还是装的 自己做一个作品出来,尤其是别人非常认可你这机子的声音时,那种喜悦和成就感确实是别的玩意给不了的 我有一个更特殊的感受,不是在机上,而是在音乐上,我听有感觉的好音乐,经常可以进入颅内高潮的状态,有股电流由头部然后蔓延至全身最流向脚指头,一浪接一浪的跟XXOO一样爽,不知这里有没有此经历的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3 09: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胆机听音乐是被大多数人淘汰了,但是在乐器产业里面,电子管的吉他音箱被爱好者们所喜爱,发展势头还是很不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3 09: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胆机 也好 石机也好,每个人听的感觉都不一样,花自己的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行.至于谁高谁低,让时间去证明吧.当然啊自1980年开始晶体管也发展了有半个世纪了,在其间电子管还是有人玩,就这个过程基本说明,想完全取代电子管,晶体管还需要时间做的更好,否则一耳朵的事情,谁都会做出选择.毕竟每个人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3 11: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各有千秋,共同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5 13: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2024年11月份的广州发烧音响唱片展,胆机占了整个音响展的一半展位。特别是2万元以下的功放机,胆机独领风骚。。。。。。。胆机还是很受发烧友的欢迎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30 09: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