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jupeter 于 2025-1-31 17:15 编辑
无聊的大年初二!看到有坛友询问6N8P前级的问题,结合当下作为小白正在学习NI的MULTISIM仿真软件,拿来仿真玩玩。如图所示。
1、电路简介:这是由著名的国产大八脚双三极管6N8P组成的简单前级电路,包含一级共阴放大U2和直藕的阴极输出电路U1,每个声道一个管子。该管每单元的放大系数是20,按照如图的屏极电阻接入电路以后放大倍数是15倍,但是电路中存在两个负反馈回路。一个是阴极电阻R6,由于其两端没有并接退偶电容,起着本地串联电流负反馈的作用,使本级的放大倍数降低到11倍。还有一路负反馈,即R5从输出端引入到输入端的并联电压负反馈,这个环路负反馈将使整机的放大倍数进一步降低到5倍左右。
2、负反馈带来的作用:管子在该外围条件下,本身失真度是0.3%左右,R6的少量本级电流负反馈,使该机的失真度降低到0.15%。再增加一路R5的电压负反馈后,失真度进一步降低到0.01%左右。其中R3的作用是负反馈取样电阻,同时肩负着防止音量电位器转到最下端时使负反馈信号短路,参数变坏。U2的栅极接地电阻由两回路组成,一路是通过R3和电位器下端入地,一端是通过负反馈电阻R5和R8串联入地。R8则是开机后负责给C2提供直流充电作用,因C2两端存在110V的直流电压,防止接入后级时产生充电冲击。
3、调整建议:负反馈的介入,使该前级的电路部分的增益只有不到5倍,考虑到输入电位器的衰减率在0.01~1倍,所以原机的增益随电位器变化,在大部分位置都是衰减状态,只有电位器转到接近最大位置是区域时才有放大作用。取消R5或者增大其阻值,可以加大放大倍数,或者将输入电位器固定放到最大位置,音量调节用后级的电位器。
该前级用了两支6N8P,输出端用了阴极输出,使输出阻抗降低到360欧左右,估计能直接驱动高阻耳机。如果仅仅是用作胆前,则可以取消阴极输出级,直接从第一级的屏极经隔直电容输出,这时输出阻抗仍低于10K,匹配标准的后级47K的输入阻抗,仍绰绰有余。这样两个声道用一个6N8P胆管即可。 |
评分
-
5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