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yjgzhjin2008 于 2024-9-14 12:58 编辑
论坛有关制作电子管测试仪的制作,能看出设计者为了完成“完全自动检测”煞费苦心。总体框架设计是没问题,但在制作过程中缺乏考虑对电子管本身特性,其中54颗继电器集中切换到一张PCB板不是一种很理想选择,后期维护和维修谁碰到谁头疼。
以往很少的实验室才需要用到功能完备的图示仪。但是真正理想的电子管图示仪是十分复杂,也不便于维护。糟糕的是手里的曲线绘制仪估计是其所有测试设备中最不可靠的一个。
下面是根据个人制作电子管图示仪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免后期设计者少走弯路。
1、灯丝电压,可调并且能够提供42V的线性电源,消耗的功耗至少在95W。
2、电子管测试仪除了绘制曲线,分析管子特定工作点的性能,匹配管子,测跨导等。当匹配管子时,不仅需要匹配阳极电流,同样也要匹配跨导(抵消掉偶次谐波失真)。跨导是一个变动的目标,要判断是从-0.5V到+0.5V范围内的变化内取值准确,还是将电压范围扩大到-1V到+1V中取值整定才是正确。
3、跨导是变动的,因为它随着阳极电流的变化而改变。纯直流可以测不同频率测试,像交流比例测试的架构会将电网频率和一些谐波加到栅极上,所以有必要施加高频成分。但也不要太高频率,以防止米勒电容的产生,以10KHz-15KHz以内的频率为好。通过串接阳极电阻来检测电流,检测出的测量电压输入到高通滤波后进行放大(检测电压很低),这样可以有效抑制大幅度的工频干扰,才可以准确地确定任何工作点下的跨导值。
4、对于三极管可以认为是Ia=Ik(即阳、阴极电流基本相等),去测试五极管阳极电流时,必须让采样电阻位于阳极电路中。但这电阻上的绝对电压从0V扫描到750V电压时,需要融入很好的共模抑制比的差分放大器的电源。电源的设计上需要高共模抑制比,能够确保电源在噪声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5、另一个考虑是当阳极电压达到最大值时,阳极电流也最大,从而阳极的功耗也达到最高,这时发热的阳极会轻微改变其特性。为了避免从此产生的测试误差,可以对扫描方式进行修改:其幅值是跟踪原始斜波波形的窄脉冲。比如这时间只有阳极脉冲电流10%,这样阳极损耗就会减少十分之一。 |
评分
-
3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