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8-6 10: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暖风轻音 于 2024-8-6 10:51 编辑
真正原本的声音好听吗?
让我们来看看一个所谓的音乐或者音频要做什么?
全频域动态压缩器,选择性频域动态压缩器,调幅化宽松,各种滤波器,混响,法兹,回声效果,对各个音轨的调教处理,达到还不错的水平。才能最终达到商品音乐的出厂标准。
如果是以前的黑胶物理介质,甚至还要考虑RIAA的影响,以经济性为优先级而损失一定代价的保真度改变相位和幅度特征进行记录。
喇叭上面又有什么呢?纸盆并不是刚体一块,故而有分割振动,分割振动会带来异常的k-M-Q改变,并且盆的谐振频率受制于材料的杨氏模量,剪切模量和弯曲模量三大模量,受驱动的机械波在盆上传输是色散的,在谐振点又会恶化,产生材料声(不要寄希望于彻底消除这个问题,这是扬声器极难改进的地方,也是一个高端扬声器厂家的看门手艺)
换言之绝大多数音乐(FM为什么温暖?因为就是通过上面一堆调教把声音变得贴耳而厚度加深,富有磁性)都是基于大致还原基础上的面目全非,不要指望在哪一步就得到了保真(除非你可以直接去乐曲制作现场戴上他们的耳机(他们的耳机还不一定一样,这就是个更操蛋的问题)直接听后期制成产品)。而制作者本身也就依靠着他们的所谓的监听设备去达到满意程度即可。
那么问题来了:这音乐本来就是制作者满意,换言之就是个人满意即可。那么到了我的手里,我按照我对音乐的主观理解,用我的器材重新修饰这个音乐也未尝不可。
为什么喜欢油浸电容?是因为油浸电容理想的电特性吗?不是,是因为油浸电容的油质非常差劲的介质吸收反而会对各种复杂动态比例下的音频带来非正交的异化效果,普通发烧友没有理性量化指标,再加上这种改变过于轻微,配合自己的主观干扰影响,于是便说这种感觉是油润的--原本歌曲里有油润这个要素吗?只有神晓得了。但是烧友想有,于是就做了。
歌曲有什么纸盆喇叭蓬松这个要素吗?但是烧友想听蓬松的感觉--这可能来源于他们儿时那没钱却又难以忘怀的时代记忆。这不保真,但是不妨碍他们喜欢。
--这就是发烧和Hi-Fi的区别。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