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7-28 20: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念你2个事情:
一、世上本没有理想电压源和电流源。他俩都是人们做出来的。
你看了我LDO制作那贴,三极管集电极通过深度负反馈,输出阻抗只有30毫欧。这便是电压源。
最简单的电流源是一根电阻,输出电流与小信号阻抗没有解耦。好一些的电流源是共基极交流接地的共基电路,利用集电极高阻特性在输出大电流时获得高阻抗。再好的电流源要加负反馈把低频输出阻抗升到十兆欧以上,此处不谈。
实际源是人做的,那么短路和断路特性也需要人来保障。换句话说:你不做他便没有。
对于电压源,LDO里面的负反馈超过几百khz便微弱了;电解电容与其内部寄生串联电感谐振的频率也很低。更高频段的“短路”特性依赖输出挂的MLCC电容(至1G),再高频率依赖PCB结构的寄生电容(至几十G)。超过几十G的电流源对地阻抗基本呈感性。
对于电流源,主要问题是高频时电容的作用。假设你用晶体管集电极输出电流源,便有晶体管的Cob寄生电容从输出shunt到地。即便1pF电容,在1Ghz电抗也只剩一百多欧。我能做的,只有换Cob更小的管子。
以后千万别跟人说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要遭耻笑。
二、 你新从日本书里抄的电路
它的拓扑其实和AD8011相同。属于很先进的高速拓扑。
管子选择上还可以优化。具体说就把整个电路极性反过来,初段P管末段N管。往后可以尝试全N管设计。
因为N管高频性能比P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