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小鬼头

运放AD823所用“嵌套积分器”高频补偿方法的研究分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7-26 17: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鬼头 于 2024-7-26 17:32 编辑
MT4S301 发表于 2024-7-26 13:15
再回复:
一、我对5532表现出来的性能没有不满。讨厌它的工艺和赞赏它的性能是两回事。


1、你给的链接里的论文pdf,看了一下。里面的相当部分内容在paul gray的书中已有介绍,其基础性知识也大致研究过。这论文研究得太深,而且是英文的,不想再费脑筋去仔细看他。



2、我认为你对ad823资料里给出的小信号原理图中的小图,理解得不正确。


这个原理图就是你说的AD823资料里那个Fig37,我1楼写为“图36”。这应该是datasheet版本不同而造成差异,实际是一样的。

虽然我不习惯用夸导放大器来建模,但稍加注意,不难在他与电压放大器之间转换。按我的理解,那个小图实际要表达的意思是下面这样(那个三角形的放大器符号代表理想运放,而不是夸导放大器):

IMG_4091.jpeg

原文里有一句话说“用理想运放建模”,这是支持我观点的一个证据。而且他小图的那个电流源gm2画法,跟大图输入级电流源画法一致(都是没有画压控部分),这也是一个证据。

更重要的是,可以用我上面的理解图,能够先推导出我1楼的输出级传输函数式(如下图),这样,自然能推导出原文的关系式(我一楼的推导证明了这一点,而目前还没发现关系式推导过程有错)。这样,也符合原文所称的“求解节点方程式可得到如下关系式”,云云。


IMG_4092.jpeg

ps:除了不同意你对ne5532的看法之外,我觉得你猜测AD公司故意在AD823的datasheet里设陷阱,这样的想法也不值得提倡。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6 18: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T4S301 于 2024-7-26 18:47 编辑
小鬼头 发表于 2024-7-26 17:09
1、你给的链接里的论文pdf,看了一下。里面的相当部分内容在paul gray的书中已有介绍,其基础性知识也 ...


最后回帖一次。

一、先说ADI公司的datasheet,至少本人读过的模拟类手册中,错误并不罕见。AD823的手册更新到Rev.E都还没改正的错误,可能人家并不想改正。
屏幕R56454.png (145.18 KB, 下载次数: 0)
网上找个Rev.B一看,原来初版电路图的输入管被画成PFET持续15年才改(笑)。gm/C分子分母持续26年才改。
这么长时间、这么多次修订不改正错误,我将其理解为挖坑。希望楼主能理解这样的心情。。。

【题外话】ADI还有哪块芯片的手册有“挖坑”式错误呢?最近困扰我很久的是这份AD8354手册:
屏幕截图8354.png (253.45 KB, 下载次数: 0)

二、手册里说“The output stage can be modeled as an ideal op amp”,并不能代表输出级就是个单级理想运放。在我看来,楼主属于是ADI挖什么坑就往哪里面跳。但楼主不认为手册里有坑,那我也没办法毕竟设计AD823的人又不是我。

三、关于gm2的画法
而且他小图的那个电流源gm2画法,跟大图输入级电流源画法一致(都是没有画压控部分),这也是一个证据。

823Fig37RevE.png (64.34 KB, 下载次数: 0)
输入级gm后面乘了输入电压,gm乘电压的确是电流。但是gm2就只有一个电流画在那里。
另外楼主没有正面回答:假如gm2就是右侧的理想放大器,那么Fig.37是否表示C2与C1一样连接SIN-Vout两个节点呢?

四、关于5532好恶
我理解不同的人世界观不同,热爱的事物也不同。经历火红年代的人爱玩锗管,经历中日蜜月的欣赏山口百惠,经历千禧新时代的不忘港片...想必5532给在楼主心中也有独特的地位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6 18: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之后楼主对ad823结构的更多回复我将悉数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26 19:09: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MT4S301 发表于 2024-7-26 18:39
最后回帖一次。

一、先说ADI公司的datasheet,至少本人读过的模拟类手册中,错误并不罕见。AD823的 ...

我1楼的分析目标是,推导出他给出的传输函数式,好歹也算是已经做到。再深入的部分,我没水平去研究。至于AD公司的datasheet里出错的地方,我也没有你那样的水平去质疑,只当作是纯笔误。

但现在看,你连AD823的datasheet有关电路原理方面介绍的基本准确性,都已经抱持怀疑态度,这样,我们就没有了共同讨论的基础。

所以,还是按你所说的好——我俩的讨论到此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6 22:24: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点播电流”电路,实际上,就是当年国内音响DIY界曾流行过的“菱形差动放大级”电路)

好像应该理解为是两组交叉射耦放大电路吧。
马兰士,金嗓子有些功放喜欢用来作输入电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26 22: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迟来的菜鸟 发表于 2024-7-26 22:24
(这个“点播电流”电路,实际上,就是当年国内音响DIY界曾流行过的“菱形差动放大级”电路)

好像应 ...

不是。点播电流电路是指内层4只管子的接法,你说的是内层2只互补管与外层2只互补管的接法。

刚翻到1984年第5期《无线电与电视》杂志上的功放制作文章,里面就采用了“菱形差动放大电路”作为输入级(见绿色线圈住的地方):

IMG_4096.jpeg

下面顺便把《运算放大器应用技术手册》的点播电流电路内容也贴上来:

IMG_4098.jpe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7 08: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档里故意保留一些错误也是有可能的,不过datasheet这种东西很有可能是实习生和应用工程师写和校对的,对内部机理认识存在偏差或者出现笔误是非常正常的事。或许多年过去,设计者与写原稿的人早已离职,校对的人找不出错误是很正常的,没有必要对此深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28 20:52: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鬼头 于 2024-7-28 21:00 编辑

今天翻到《运算放大器应用技术手册》的附录部分看,里面介绍运放发展历史时,讲到AD823的设计者是Jeff Townsend,该运放是AD820/AD822/AD824的进化版,而后3块运放是另一位工程师设计的。

这后3块运放只有AD824公布了内部电路简路(如下图)。从此图看,与我1楼分析里最后画的整机结构图(显示积分器如何嵌套的,中间是一个缓冲器)相吻合。
IMG_0206.jpeg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8 21: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鬼头 发表于 2024-7-28 20:52
今天翻到《运算放大器应用技术手册》的附录部分看,里面介绍运放发展历史时,讲到AD823的设计者是Jeff Town ...

824这个简单,偏置也很巧妙。粗看电路图没有省略各管偏置。
意思是比823更方便用分离三极管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30 08:3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斵冰 发表于 2024-7-27 08:04
文档里故意保留一些错误也是有可能的,不过datasheet这种东西很有可能是实习生和应用工程师写和校对的,对 ...

校对的人也不怎么样啊,连爱好者都发现问题了,也没人给他门反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30 09: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强求手册里提供正确的【知识财产】。手册放在网页上免费供(哪怕没有购买产品的)人下载阅读,而西方购买一本优秀的LSI集成电路设计教科书需要超过1000人民币的价格。ADI没有义务做慈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29 21: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