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6-26 23:2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umk 于 2024-6-26 23:28 编辑
可以认为是广义上的假。
首先要明白,为什么用望远镜看东西会更亮,就需要明白《集光力》是怎么回事。
人眼在黑暗处,瞳孔的有效口径大约7mm,因人而异,但差距不大。
而望远镜的物镜口径就大的多,集光力更强,比如42mm口径双筒(为了便于计算),其通光口径是人眼的 (42/7)^2=36倍。
这是暗弱光线环境下,能使得人眼可以区分出更暗物体的根本原因。
如果没有光照,什么望远镜也没用。
这就像矿石机,是没有放大器的,你想要看到更暗弱的目标,就得大天线(大口径物镜);但同样,我电台关了(类比没有光照),什么天线(望远镜)也没用。
“微光夜视”这种形容,本来就是擦边的虚假宣传。
肉眼成像的本质是对700nm~400nm波长的电磁波的视神经响应,这就要求被你成像的物体,必须起码在700nm~400nm是一个辐射源,反射的也算。
这是必须的,否则不可能虚空成像。这就意味着,如果环境光切断了,物体没法反射环境光,就必须通过别的手段来成像:比如热成像(当然这就要求他得有温差,有热辐射)。这种东西可不是个镀了什么“红膜”能解决的。
(顺带插一句,最常见的光学宽带镀膜,是绿/蓝/酒红(偏紫),大红那真的是搞笑)
基于以上,你可以想想看,这种广告有多少水份在里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