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6-18 23:17: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moufun 发表于 2024-6-17 13:58
改造后效果如何?直流分量的恢复不容易吧。
直流分量恢复其实并不难,但是成品电视机改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零部件没地方装。所谓的“直流恢复”,其原理就是利用行逆程脉冲控制开关三极管,让开关三极管对视频放大与显像管阴极之间的耦合电容充放电。逆程期间,正极性行逆程脉冲经过开关二极管加到视频放大发射极,迫使视频放大管截止,这时,视频输出耦合电容经过视频放大集电极电阻加到+100V电源上,耦合电容另一端接显像管阴极和开关三极管集电极,开关三极管发射极则接在由固定电阻、电位器组成的可调分压电路(亮度控制电路)和负极接地的储能电容,逆程期间开关三极管饱和,使视频耦合电容快速充电到平衡状态,正程期间开关三极管发射结反偏截止,开关三极管对视频信号无影响,足够大容量的耦合电容可以保证整个正程期间图像亮度没有明显变化。
改视频直流恢复在成品电视机上不容易实现,我当时也是改的直流耦合。我家那台环宇35H-5是μPC机芯,视频放大管基极与μPC1366直接耦合,因此视频放大基极电路不需要改动,只改动显像管供电就可以实现直流耦合。该机亮度控制电路是固定电阻与470k电位器对100V分压给显像管阴极提供固定电压,我的修改方法是把接100V正极端的电阻改接视频放大集电极(换成多大阻值现在记不清了),亮度电位器换成固定电阻,这样,显像管阴极供电就变成两个固定电阻对视频放大集电极分压,这个电压是随视频内容变化的——然而,由于电阻分压,还有视频放大发射极的对比度调节电路是交流耦合原因,显像管阴极的直流分量比视频交流分量仍然小得多,对此,我的做法是把两只电阻分别接12V电源和接地,只要电阻比值恰当,视频放大管集电极电流就不会有显著变化,而视频放大发射极的负反馈量会变浅,对比度会变浓,从而可以去掉串联电容的对比度调节电位器。另一方面,该机视频放大集电极电阻原本是8.2k,我换成了6.8k串联2.2k,并且在2.2k电阻两端并联50V1μF电解电容,从而提升视频放大器的直流增益、降低视频放大交流增益。这样修改之后,实际是去掉了对比度调节功能,但由于视频直流耦合,图像亮暗合适,画质反而有所提升。改直流耦合时,显像管栅极和加速极电路也做了一些修改。为了在保证画面亮度的情况下尽量提高阴极电阻直流分压比,栅极电路接地的开关二极管改接到了行提升滤波电容正极的26V固定电压,加速极则与100V断开,在行输出管集电极另设整流二极管和滤波电容获得+160V电压,再由电位器和固定电阻对该电压分压,获得80~120V可调电压供给加速极,从而实现亮度控制。如此改造之后,视频直流耦合量比较合适,播放16:9节目时图像上下黑边亮度基本不变,保留了亮度调节功能,但对比度调节去掉了。改变显像管栅极开关二极管连接之后,该机并没有出现关机亮点问题,但我不确定其它电视机会不会出现此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