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moufun

黑白电视机和彩色电视机相比除了没有彩色,还有重大差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17 21: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3AK20 发表于 2024-6-17 19:53
12寸的匈牙利电视机机好像叫 维迪通牌,也是有预选功能,而且还是组件化设计,比同期的日本黑白机好很 ...

匈牙利电视机的泵电源容易坏,直接用24V稳压电源代替,还有显像管不耐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7 21:58: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newstudent 发表于 2024-6-17 20:50
手艺差的修理工接连损坏几个开关管是常事,然后把损失加到用户头上。

是的,有好多包括我,有几个认识的修理人最后搞怕了交到我手里,唉,硬着头皮还是把它修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22: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ppanda 发表于 2024-6-17 19:47
参考的彩电视放的模式改了一下,原机视放是隔直后接入显像管阴极,亮度控制是改变阴极的电位实现。改造 ...

如果厂家生产时直接做好,何必大家费尽心思来改造这个,而且还不能改造完善,厂家直接做好的成本是远小于改造这个的。不过您已经做得不错了,应该很有成就感吧。我九十年代才上中学,当时就为了这些问题自学了相关知识,但限于中学基础知识,还有繁重的学业,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这个,后来在大学期间自学了详细的电视机理论,才明白了问题所在,实际上也就是为了减少几块钱的成本而使得图像效果非常低劣,想想真可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22: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90不留宿 发表于 2024-6-17 21:01
匈牙利电视机的泵电源容易坏,直接用24V稳压电源代替,还有显像管不耐用

没见过实物,听说东欧的黑白显像管并不偏蓝色,日本的偏色,我国的偏色程度最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22: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苏-27 发表于 2024-6-17 19:59
黑白和彩电区分,相当于单声道和立体声收音机分别,差了解码器,剩下的就是把解码信号分别放大,彩电是三路 ...

熊猫的电视机不错,彩色的也不错。但当时各地每个市至少都有一家电视机厂,大部分人都买的本地产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8 05: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市面的5寸小黑白机都是开关电源,后期半导体器件越来越过硬,价格越来越低,一个12V/1A电源几块钱,早期有这成本,黑白机都采用,也不至于在那电压不稳年代收看不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8 10:2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panda 于 2024-6-18 10:34 编辑

成就感有,这贴也勾起了回忆
这是一台有故事的黑白机,全分立器件,木壳,分离式高压包,高压起火后把后面塑料后盖烧了一个洞,一盆水灭的火。别人就不要了,然后主权就归我了,开始了折腾之路。幸好线路板损坏不太严重,首先恢复烧毁的行震荡行管,用一体高压包替换。舍弃原电源和功放部分,用塑封7812装在原散热器上,用tda1519组btl。用拆机遥控板+全增补高频头。增加声表面滤波器加预放大替换原中放输入滤波,然后就是折腾直流分量。
后面使用中还遭遇雷击。把220v保险管座击穿,管座是装在内部金属架子上,有接了有线电视,一插电造成家里跳闸。

下图是08年用手机拍的,看看直流直区的效果。该机在大概97-98年到我手,看情况起码有十年以上的历史,显像管是NEC的进口管。可能老化原因,四周散焦有些明显。到12年房子拆迁处理掉了,全寿命应该有20年以上了。  老古董啊

你看看效果,  屏幕亮度并没有调到全黑,全黑白天看比较难受。

2008-9-4-00001.jpg 2008-9-4-00002.jpg 2008-9-7-00001.jpg 2008-9-7-00002.jpg 2008-9-7-00003.jpg 2008-9-7-00004.jpg


期间还给遥控板加装后备电池维持时钟显示,折腾过给晶振串并电容调整时钟精度,后来电池没电,就拆掉了。就一万用表,时钟没法再准确就舍弃了。

补充内容 (2024-6-18 13:57):
音量电位器上加了等响度电路,小音量时提升低音和高音。

补充内容 (2024-6-18 14:06):
分立机没有AFT电路,高频头AFT端用电位器作为手动补偿(开机有温漂,开机时间长了就好了,基本不调备用状态),因为没有AFT信号,故预调频道只能手动存储完成。电脑板芯片为 M50436-560SP 存储30个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8 23:17: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moufun 发表于 2024-6-17 13:58
改造后效果如何?直流分量的恢复不容易吧。

直流分量恢复其实并不难,但是成品电视机改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零部件没地方装。所谓的“直流恢复”,其原理就是利用行逆程脉冲控制开关三极管,让开关三极管对视频放大与显像管阴极之间的耦合电容充放电。逆程期间,正极性行逆程脉冲经过开关二极管加到视频放大发射极,迫使视频放大管截止,这时,视频输出耦合电容经过视频放大集电极电阻加到+100V电源上,耦合电容另一端接显像管阴极和开关三极管集电极,开关三极管发射极则接在由固定电阻、电位器组成的可调分压电路(亮度控制电路)和负极接地的储能电容,逆程期间开关三极管饱和,使视频耦合电容快速充电到平衡状态,正程期间开关三极管发射结反偏截止,开关三极管对视频信号无影响,足够大容量的耦合电容可以保证整个正程期间图像亮度没有明显变化。
改视频直流恢复在成品电视机上不容易实现,我当时也是改的直流耦合。我家那台环宇35H-5是μPC机芯,视频放大管基极与μPC1366直接耦合,因此视频放大基极电路不需要改动,只改动显像管供电就可以实现直流耦合。该机亮度控制电路是固定电阻与470k电位器对100V分压给显像管阴极提供固定电压,我的修改方法是把接100V正极端的电阻改接视频放大集电极(换成多大阻值现在记不清了),亮度电位器换成固定电阻,这样,显像管阴极供电就变成两个固定电阻对视频放大集电极分压,这个电压是随视频内容变化的——然而,由于电阻分压,还有视频放大发射极的对比度调节电路是交流耦合原因,显像管阴极的直流分量比视频交流分量仍然小得多,对此,我的做法是把两只电阻分别接12V电源和接地,只要电阻比值恰当,视频放大管集电极电流就不会有显著变化,而视频放大发射极的负反馈量会变浅,对比度会变浓,从而可以去掉串联电容的对比度调节电位器。另一方面,该机视频放大集电极电阻原本是8.2k,我换成了6.8k串联2.2k,并且在2.2k电阻两端并联50V1μF电解电容,从而提升视频放大器的直流增益、降低视频放大交流增益。这样修改之后,实际是去掉了对比度调节功能,但由于视频直流耦合,图像亮暗合适,画质反而有所提升。改直流耦合时,显像管栅极和加速极电路也做了一些修改。为了在保证画面亮度的情况下尽量提高阴极电阻直流分压比,栅极电路接地的开关二极管改接到了行提升滤波电容正极的26V固定电压,加速极则与100V断开,在行输出管集电极另设整流二极管和滤波电容获得+160V电压,再由电位器和固定电阻对该电压分压,获得80~120V可调电压供给加速极,从而实现亮度控制。如此改造之后,视频直流耦合量比较合适,播放16:9节目时图像上下黑边亮度基本不变,保留了亮度调节功能,但对比度调节去掉了。改变显像管栅极开关二极管连接之后,该机并没有出现关机亮点问题,但我不确定其它电视机会不会出现此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19 08: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ppanda 发表于 2024-6-18 10:28
成就感有,这贴也勾起了回忆
这是一台有故事的黑白机,全分立器件,木壳,分离式高压包,高压起火后把后面 ...

看你这个改造后的图像效果,黑色电位基本保持了,暗场图像也保持了应有的对比度,而且这个显像管并不偏蓝色,一下子有了彩色电视机上那种图像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19 08: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冰岛 发表于 2024-6-18 23:17
直流分量恢复其实并不难,但是成品电视机改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零部件没地方装。所谓的“直流恢复”,其原 ...

可以看出来,直接做好并不困难,也不会增加较多成本(需要重新设计电路板),然而厂家就是要做那种垃圾产品,真是可恨!我是为了搞明白那种图像为什么存在问题,学习查找资料后来才知道有直流分量这回事。以前还以为本来就是那样的,早知道是厂家故意做成那样,就坚决不让家里买那样的黑白机,而且黑白机还存在我列出的其他几个缺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19 09: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ppanda 发表于 2024-6-18 10:28
成就感有,这贴也勾起了回忆
这是一台有故事的黑白机,全分立器件,木壳,分离式高压包,高压起火后把后面 ...

能看出只是部分恢复直流分量,但观感已经大不一样了,就如同饱和度偏低的图像和黑白图像相比,虽然离正常彩色还有差距,但和黑白相比已经有质的飞跃了。
您还改造了音频部分等方面,令人敬佩,我那时年龄小知识匮乏,对音像效果要求却多(想想也是正常的要求,但当时没见过别人说这些),录音机搞得较多,电视机上只会做点简单的调整,曾经为为调整彩色暗平衡专门放在深夜无光干扰环境,以便获得准确的目测无偏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9 09: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可以在视放加跟随器,加了跟随器灰度阶梯明显变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9 10: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panda 于 2024-6-19 10:56 编辑
moufun 发表于 2024-6-19 09:02
能看出只是部分恢复直流分量,但观感已经大不一样了,就如同饱和度偏低的图像和黑白图像相比,虽然离正常 ...


图片中,原高频头调节的孔补装了一个动圈高音喇叭,喇叭防尘帽瘪掉了。机器本身是一个大椭圆的全频喇叭。曾经接了vcd在我的小屋里唱卡拉ok,结果把喇叭的纸盆外边唱破裂了,拆开用补胎用的软胶黏上继续用


我现在回想消亮点电路,似乎是用电源开关的一组触点控制的,普通的黑白用的是开关电位器一体的只有一组开关,我这个正好是开关音量独立的有两组开关。220v用一组,剩下一组给了消亮点电路。

关于直流分量问题我再补充一点,我当年有一本分立元件彩电的书,书中的直流分量恢复名称是直流钳位,原理和楼上冰岛说的相似,不过不是他说的接在视放输出,而是视放的输入电容上(彩电是接在亮度信号射随器之前即整个亮度通道的最前面)。如果视放和显像管阴极存在电容,那电路涉及百伏电压,当年的高压器半导体器件不便宜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9 12:39:0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是国内电视机的对比吧?我反到觉得黑白电视机更好。其一,黑白显示只需要一个像素点,彩色需要红绿蓝三个发光点显示一个像素,想象一下,相同大小的像素,黑白显示的像素数是不是提高了三倍?至于清晰度提高多少,不懂计算不敢瞎说。其二,当年的国产彩电性能也不是很好,主要表现在人的面部发黄,与当时的进口机有很多差距,据说是哪个滤波器不过关。黑白电视反正就一种颜色,不存在彩色失真问题,长期观看也不像彩电那样累眼睛。其三,彩色电视不论显像管还是电路都比黑白电视复杂的多,黑白电视简单便宜。至于所说黑白电视电路上的缺点,我看还是当时技术不过硬,我家的一台波兰625,24吋,显示效果很好,也采用了电子调谐器,音质也很好。真希望现在能出一种黑白的液晶屏,或者OLED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19 15: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vkjmmy 发表于 2024-6-19 12:39
以上是国内电视机的对比吧?我反到觉得黑白电视机更好。其一,黑白显示只需要一个像素点,彩色需要红绿蓝三 ...

基本上就是国内电视机的对比,您的观点总结如下。
一、按荧光粉分布来说,黑白电视机的像素点几乎可以无限多,彩色显像管的栅条有限,而且当时那栅条的宽度,并不足以保证电视信号的清晰度,目测14寸彩色显像管最高能显示320线清晰度,29寸最多480线。所谓的品字形荧光粉排列的显像管,在电视机中尚未见过,计算机显示器中倒很普遍。
二、您说的色彩失真情况在早期彩色电视机和后期18寸以下中多见,我分析是荧光粉材料所限,之前的色域范围就不是均匀分布,后来使用了新型红色荧光粉材料扩展了色域中红色(包含紫色)的范围,色彩还原更好。至于黑白电视机,由于绝大部分偏蓝色,这个长时间观看单一色调可不舒适,曾经有讨论黑白和彩色那个不费眼睛,本来黑白是胜出的,由于偏蓝色,彩色的胜出了。
三、按彩色电视机和黑白电视机的复杂程度相比,两者的价格至少差五倍以上,同为14寸的两种价格差别仅仅不到三倍,看来黑白的还是卖的太贵了。
四、黑白电视机的确定并不是当时技术所限,当时的技术完全可以很容易地做出画质优秀的黑白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30 10: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