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400|回复: 44

一款粗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28 11: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夜玫瑰falling 于 2024-2-28 11:21 编辑

粗茶老胆旧唱片。
时光流水日月年。


117.jpg
121.jpg
124.jpg
128.jpg
130.jpg
131.jpg
133.jpg

2018年试喝评测这款粗茶时,手机随拍存档的图片。
今日茶友找来寻茶,应其要求翻了出来。
不知不觉,已是6年之前。



   微信图片_20240228110457.png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2-28 15: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等我有钱了,也过楼主这种生活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8 11: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世纪七十年代出差宁夏,给老爸买回一大块茶砖。品质和楼主的差不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8 11:2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品茗聆音,
古代的高人雅士也是如此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8 11:34: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呀,闲下来、停下来、沏一壶茶,慢慢品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28 11:35:55 | 显示全部楼层
躺骑 发表于 2024-2-28 11:22
上世纪七十年代出差宁夏,给老爸买回一大块茶砖。品质和楼主的差不多

普洱茶制成出厂后,只算半成品。原料、工艺、仓储、陈期,缺一不可。
时光流转、岁月转化,良好的仓储、足够的陈期,令其越陈越香,独具陈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28 11: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yzy123 发表于 2024-2-28 11:34
不错呀,闲下来、停下来、沏一壶茶,慢慢品着

是的,这十来二十年基本推掉所有应酬,陪家人,冲过期茶,听旧唱片,散散慢慢过日子。
胸无大志,唯有寄情山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8 11:55: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绿茶顺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28 12: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茶有百味,适口为珍。

乡下也出产有几款绿茶、红茶的。老树料,传统手法制作。
几年前教予一位制茶阿伯改正手法后,一帮茶虫朋友一直每季瓜分饮用,很开心。

09.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8 12:2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品茗是认真的,是否每次投茶,都过一下称 可否分享下心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8 12: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生活有品位, “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 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8 12: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喝不惯这种茶,还是喜欢绿茶。广东、福建一带喜欢这种发酵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8 13: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一项钓鱼就真是纵情山水间,快活似神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8 14: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月清风怀陆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28 15: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夜玫瑰falling 于 2024-2-28 16:43 编辑
09120408 发表于 2024-2-28 12:53
喝不惯这种茶,还是喜欢绿茶。广东、福建一带喜欢这种发酵茶


兄台茶知识待加强也。

这是2004年晒青毛料压制的老生茶,不是发酵茶。只是二十年的陈期及良好仓储,令其陈化良好,汤色转化成琥珀般澄亮通透、口感醇厚饱满、初具陈韵了。
资深爱茶人,汤色或干茶就看出来发酵与否了。

发酵茶的种类也有很多,包括熟茶、黑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等,出产及盛饮地区可谓众多(比如港台就很喜欢熟茶),远远不止广东、福建。这些茶类下面的分支就更多......


发两款手头同样二十年陈期左右的发酵茶图片,大家可对比陈期相近的发酵茶与不发酵茶的茶饼及汤色区别:

327-.jpg
334.jpg
333.jpg
282.jpg

以上是2003年永明茶厂的宫廷普洱熟茶,至今二十一年陈期。
宫廷普洱,要求茶菁级别高、用料细嫩、金毫芽头较多,加上良好的仓储,出来通透的汤色,及清爽、细腻、甜润的口感。

再看另一款,2003年中茶厂普洱熟茶特级饼:

640.jpg
640 (1).jpg
640 (4).jpg
640 (9).jpg
640 (7).jpg

这款中茶则使用了粗老壮实的老树料,条索揉捻手法熟练、成形自然、饼形圆润;仓储良好、汤色通透。
用料老壮的原因,口感更为稠滑厚润,入口即化,荷香蜜味突出,总体陈韵较足。

无论发酵茶、不发酵茶,各具特色,都有好茶、名茶。唯包容平和之心态,方能体悟更多精彩之处也。

请用茶:
--以下这款茶汤,则又不是普洱茶了。

1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28 15:26:39 | 显示全部楼层
szchenjdbbs 发表于 2024-2-28 12:24
楼主品茗是认真的,是否每次投茶,都过一下称 可否分享下心得

平时品饮不需要过秤的,手感也比较准确的--有几次即兴与大家实验用手取茶的重量,误差都在0.5克之内。达到这个手感的还有另一位中医朋友,他平时抓药给病人也很少用秤,直接手抓就准确。医术高明,很多人排队找他看病的。

但上面提到了是茶品的评测,为示严谨,一般会过一过秤。还要根据不同的茶具,配定不同的投茶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5-4 11: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