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3-8-6 16:52: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又拆了BS618的白色中周,绕制数据为:白色中周初级37+113,次级4。与TTF-2-1相比,这个中周初级抽头更少,我想可能是楼上说的“减少本振泄漏”吧,次级只有不到TTF-2-1的60%,输出阻抗大约为TTF-2-9的1/3,这样设计显然是为了适应中放管1.5mA集电极电流。
关于中放集电极电流与中放增益以及输入阻抗,这是个简单的一次函数关系:中放管的输入阻抗计算式为300Ω+26mV*(h+1)/Ie,把9018H的放大倍数h=97~146以及Ic=1.5mA代入计算式,可得出中放输入阻抗大致在2k~2.5k之间,300Ω这个常数占比很低,因此可以近似认为中放管输入阻抗大致与其集电极电流成反比;中放管集电极负载阻抗是中周初级抽头与检波输入阻抗按变压器原理折算到中放管集电极的并联值,因此中放管负载阻抗是个固定值,而中放管的输入阻抗与基极电流成反比,按照Av=h*RL/Ri,可得到进一步的推论:中放的电压放大倍数与其集电极电流成正比。而第一只中周(即BS618套件的白色中周)的输出阻抗呢,按照变压器原理,输出阻抗与次级匝数的平方成正比,而输出信号幅度与次级匝数成正比。BS618白色中周次级的确明显比TTF-2-1少,而集电极电流远远大于全国联合设计收音机一中放的电流,这样,在保持中放管输入阻抗与第一中周阻抗匹配的情况下,中周次级匝数减少,中放管集电极电流相应增加,中放的增益同样会有所提升。由此可见,一级中放收音机通过提升中放管集电极电流来提升中放增益,第一只中周次级是配合中放管电流做了相应调整的,并没有以牺牲选择性作为代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