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qmycy

s8050单管机组建经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3-6-29 09: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晚上收了一下,AM好热闹。
由于采用了大环天线,收益效果大幅提高,AM里面好多台。
1、采用了单管来复+方向性强的大环天线结合。
直放收音机的选择性得到了弥补,选择环形天线,虽然窜台,但是选择天线后,几个台轻松分辨,且非常清晰。
2、以前买了电位器杂包,替代Rb,Rc,R1。其中Rb,R1可调节静态工作点,Rc可调节低放。
信号强了后,存在饱和失真问题。
试听效果:
B站搜索"s8050收音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29 11:46: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翻出了13003的晶体管,datasheet说这个晶体管的ft为5Mhz,估计也能用。
于是将13003替代8050,调整了静态工作点至1mA。结果测量电位器电阻为33k,这个阻值非常接近老的书籍里的RB电阻值,达到几十k级。
开机后,非常吃惊,直接响了。原以为需要一番折腾。还要再生才能收听继续折腾一番。
看来中波,好像对管子要求不高。电路折腾半天,还没有天线来的增益大。
13003_am.jpg
试听效果:
B站搜索"13003单管AM收音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29 14:38: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整体看起来不美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29 15: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老爷子的帖子中<<小环机内天线取代磁性天线指日可待!>>
http://www.crystalradio.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46410
我今天尝试了一下成功摆脱磁棒。

中波磁棒被拆除

中波磁棒被拆除

由于我没有中周,但是我有一些准备制作巴伦的镍锌磁环。
1、在磁环上绕的电感与磁棒的初级一样
由于磁环的磁感应系数比较大,磁棒上绕70圈,磁环上绕20圈。
2、磁棒上的次级饶了十圈,磁环绕2-3圈。
这样在把大环天线串入磁环,成功替代磁棒。
在老爷子的帖子中,这个磁环是用中周绕的,我没有中周。
经替代后,收音音量下降。这是一个阻抗匹配问题。
于是找到aaa555000的帖子,有一种并联,自耦的阻抗匹配方法。
试验成功,音量恢复如初,成功替代磁棒电感。
串联法:
无磁板02.JPG
并联法:
其中自耦部分根据晶体管适当调整。
无磁棒01.JPG

上面的图中,1和2分别是接到单管来复收音机的RB和三极管的基极。
电感量还是要根据自己的调谐电容灵活计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29 15: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WKZ2020 发表于 2023-6-29 14:38
整体看起来不美观

第一次自己制作收音机,还在调试阶段。
现在越玩越发现不需要买很多东西,很多电子元器件都在身边。
老一辈发明的电路需要领悟适配的现代器件上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29 15: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间折腾还是很有乐趣的,我虽然想折腾天天上班工作,羡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29 16:28:54 | 显示全部楼层



视频太黑了   看不见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30 01:35: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qmycy 发表于 2023-6-27 08:42
我的三极管库存是s8050和s8550对管各1000个,买的铁脚。以后大部分情况都会选用这一对二极管。
前面的网 ...

资料中标注的是“特征频率”而不是“截止频率”,这两个参数都能表示晶体管的高频性能,但不是一码事。
“截止频率”指的是有效电流放大倍数下降到直流放大倍数70%的频率:比如说某只三极管截止频率是1M,直流放大倍数是100,那么对于频率为1M的信号来说放大倍数就是70,即集电极输出交流电流分量是基极输入信号电流分量的70倍。通常可以认为,对于频率低于截止频率70%的信号,晶体管的有效放大倍数等于其直流放大倍数,对于频率高于截止频率的信号,晶体管的有效放大倍数与信号频率成反比:还是以那只截止频率为1M的晶体管为例,它对于低于700kHz的信号实际放大倍数等于其直流放大倍数100,对于2M信号的有效放大倍数是35,对于10M信号的放大倍数是7……
“特征频率”指电流放大倍数下降到1的信号频率,也就是集电极输出信号电流等于基极输入信号电流。对于频率达到晶体管特征频率的信号,晶体管是没有丝毫的放大作用。不过,这里要注意一点:不论是截止频率还是特征频率,都是在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测量的结果,虽然晶体管对于达到其特征频率的信号已经没有了电流放大倍数,但是在共基极电路中,只要满足Rc/Re>α(α是三极管的共基极电流放大倍数Ic/Ie,对于任何晶体管来说均小于1),那么放大电流就仍然有功率放大作用,引入适当的正反馈仍然可能发生振荡。
截止频率Fs与特征频率Ft的概念不同,同一个管子的截止频率数值比特征频率低得多,而且,这两个参数有个换算公式:Fs=Ft/β(β是晶体管的直流放大倍数)。可见,对于宽带放大器来说,要对不同频率的信号做等量放大,那么信号的最高频率必须不能超过晶体管截止频率的70%,那么,可以用0.7Ft/β计算一个晶体管用于宽带放大的实际最高工作频率。这里计算截止频率和实际工作频率上限的计算式里都牵扯到了个β即三极管的直流放大倍数,也就是说晶体管在宽带放大电路中的工作频率上限与其直流放大倍数有关。显然,特征频率相同的晶体管,在宽带放大器中的工作频率上限与其放大倍数成反比,放大倍数越高,工作频率上限反而越低。如果某种型号三极管的特征频率是150M,那么,放大倍数是3000则截止频率是500k、工作频率上限是350k,放大倍数是150则截止频率是1M、工作频率上限是700k,放大倍数是75则截止频率是2M、工作频率上限是1.4M……显然,用作信号最高频率达到1.6M的中波高频放大,如果某晶体管的特征频率只有150M,那么只有选用放大倍数不超过60的管子,才不影响1600k的实际放大量,选用放大倍数更高的三极管只会提升低于1600k的放大量,而1600k的放大量并没有丝毫提升。以前国内的厂家大多把放大倍数不高的三极管用于高频电路,放大倍数高的用于低频电路,那是有道理的,目前市场上能买到的8050普遍放大倍数很高,虽然特征频率超过某些3DG管,但仍然“不太够”,如果选用放大倍数为300的晶体管,那么特征频率要达到700M才可以在高频放大中充分发挥其放大倍数高的优势。显然,8050、9014特征频率都“不够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30 08: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冰岛 发表于 2023-6-30 01:35
资料中标注的是“特征频率”而不是“截止频率”,这两个参数都能表示晶体管的高频性能,但不是一码事。
...

感谢指点,但是对你说的东西还是有异议。
我不知道你说的特征频率是啥,但是估计是Ft。
Ft用英文表达:
FT is the "transition frequency" where current gain goes to unity (zero dB).
transition frequency中文大意为穿越频率。
说的很清楚电流放大倍数为1的频率。
datasheet中,ft通常会有偏置电流以及vce等参数。我们实际使用可能不一样,不能达到最佳。

至于你说的截止频率,这是个滤波器的概念,通常是-3db。约为0.707倍。
你是说共射放大电路的米勒电容吗?
CE放大器由rbb‘和rbe并联,再与米勒电容CMa的部分构成一个放大倍数随着频率逐步下降的数学模型。
其中rbb’是由引线电阻和引线到硅晶圆的接触电阻。三极管的datasheet是不会管信号源的输入内阻的。
ce_amp.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30 19:32: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qmycy 发表于 2023-6-30 08:19
感谢指点,但是对你说的东西还是有异议。
我不知道你说的特征频率是啥,但是估计是Ft。
Ft用英文表达:
...

共发射极电流放大倍数下降到1的频率,“特征频率”至少在中国大陆地区是完全统一的(港、澳、台叫什么我不知道),高校教材都是这样,直接翻译外文或者另起名称的做法是不对的。
在中国,选用晶体管时经常会用到“截止频率”这个概念(这个概念或许国外不习惯用?),它指的是随着信号频率升高,晶体管的交流电流放大倍数下降到其直流电流放大倍数的70.7%的信号频率。“截止频率”可以指LC高通、低通、带通滤波器的频率特性、RC高通、低通、带通滤波器的频率特性,也晶体管的高频特性,还可以指整个放大器的频率特性,或者其它电路或者机械振动装置也都适用……
晶体管的截止频率可以最简单地体现出该晶体管的频率特性,而特征频率却不能,因此,选用晶体管时经常用特征频率和直流放大倍数换算出截止频率。
晶体管的特征频率的确会随Uce和Ic改变而改变,大多数厂家给出几条固定Uce电压下测试的Ft-Ic曲线,根据这几条曲线和晶体管在电路中的实际工作电压、电流,可以大致确定实际工况下的特征频率,然后再根据Fs=Ft/H的公式计算出截止频率。国产3DG、3AG型号三极管都没有特征频率曲线图,而是给出了如“Ft≥100M”的表格,可以理解为在它所适应的电压、电流、功率范围内,任何工况下特征频率都不低于100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30 19:5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qmycy 于 2023-6-30 20:00 编辑
冰岛 发表于 2023-6-30 19:32
共发射极电流放大倍数下降到1的频率,“特征频率”至少在中国大陆地区是完全统一的(港、澳、台叫什么我 ...


晶体管的知识,现在的模电书讲的比较浅了,大部分讲运放去了。现在晶体管的内容已经进入集成电路书籍了。
虽然在电子行业,但是晶体管放大电路用的少,都是做开关的。
至于你说的截止频率这个东西,没有听说,因为晶体管的产商是不管晶体管引脚以外的东西。共射放大器,输出不接很大电容负载,那么输入电阻与米勒电容组成的极点是主极点。
最近没事,玩玩收音机,补充一下晶体管知识,从目前来看:
天线,高放,一变频,阻抗匹配这些知识还是没有淘汰,就是所谓的中频SDR。正在搜刮这些知识。
以后多指教。
另外:今天从hx108中取出一个9018。对比s8050,13003
测试条件,所有的静态电流为1mA左右,共射放大组态。
在1.6MHZ下:
电压增益:9018>s8050>13003
电压增益是用示波器测的,9018在25-30倍区间。s8050在20-25区间。13003在15-20区间。
考虑来复电路还有一次低频放大。
在低频下,由于共射放大器的RC是1.5K,1ma的电流是1.5V压降。
用2Khz测了一下,S8050放大倍数非常高。在电源轨范围内,输入电压示波器显示很小,输出电压又比较接近电源轨了,姑且按照200倍算。
来复极,高频+低频的中增益应该非常大,看来来复单管电路,还得提升电源电压。现代三极管低频增益太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30 19: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这电路会不会出现自激啸叫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30 2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xebjz 发表于 2023-6-30 19:52
感觉这电路会不会出现自激啸叫啊?

会的,布线乱的时候会自激的。经常自激的。线路乱的时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30 20: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楼主的探索精神点赞加分!覆铜板简易刀刻法可以用工艺刀与直尺,刻痕不要太深,达到敷铜厚度的9成就行,之后用刀尖翘起一点用尖嘴钳夹住撕掉后就非常美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30 21: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冰岛 发表于 2023-6-30 19:32
共发射极电流放大倍数下降到1的频率,“特征频率”至少在中国大陆地区是完全统一的(港、澳、台叫什么我 ...

可以理解为在它所适应的电压、电流、功率范围内,任何工况下特征频率都不低于100M。


那是不可能的冰岛老师,比如:
3AK20_1.jpg
3AK20_2.jpg

用现在的参数看,这玩意,一言难尽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5-6 07: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