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5-5 12: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重感冒 于 2023-5-5 12:54 编辑
就第四大项的第1点,我说两句,用300B为例,假定理想状态,电位器动臂在中点,此点对地电压60V,屏流60ma,然后直流点灯。那么接电源正极的灯丝端电压为,60+2.5=62.5V,接负的那端就是60-2.5=57.5v,因此对栅极而言,偏压是一边大一边小的,所以屏流也就一边大一边小的,靠负端那边屏流大,因为负偏压只有-57.5V,靠正端的那边屏流小,因为对栅负偏压是-62.5V。这就是直流点灯内部屏流分布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又因为两边有对消的关系,所以最后总屏流还是60MA,如果要算内部屏流差多小,怎么办,不要求高度精确的结果的话,简单一点用百分比就可以大概算出,2.5/60=0.041666,也即是2.5v对屏流的影响量为4.1666%,所以刚好影响2.5ma的屏流,一边降2.5ma ,一边升2.5ma。所以严格说直流点灯是会产生阴极负荷一边重一边轻,理论层说是对寿命有影响没有错,但4.2%的影响真能影响灯丝寿命吗?我看可以忽略。平衡电位器的50hz交流噪音的抵消也基于这个原理,理想时这个调整得当,就会让作用在灯丝的5v交流抵消至尽,然后灯丝热惯性的100hz微弱起伏才会观察的到,如果50hz都未能抵消,那将会把热惯性的100赫兹淹没,由于管的特性不是百分百线性,同样的栅压变化,上升下降的屏流都不是一样,所以也就无法100%抵消,总有残留总有不能抵消的部分,这就是基本的残余噪音。这个量和管的线性有关,就算定义灯丝热惯性起伏为零,但这个对消后的残余噪音也不会为零。以上是对直热管而言的,与旁热管无关。
补充内容 (2023-5-6 09:11):
如果真正能理解明白并根据残余噪音的大小与管内部线性有关的这一基础,就可以理解并解释为什么4P1s的4.2v交流点灯为什么会比并联的2.1V噪声要高。这个的确与热惯性无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