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349|回复: 39

多年前用国产IC制作的BTL功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11 22: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0多年前,参照《中学科技》1981年第4期的文章,制作了一台立体声BTL功放,这是当年的电路原理图:

SL349_BTL_2.png

相信坛内许多人都制作过这个功放。
几天前从储藏室一个箱子里找出来了当年制作的功放残骸,左、右声道各一块。
当时录音头也是自己制作的,这个功放主要就是用来播放磁带的声源,已使用了几年。
后来又逐步制作了几个更好的功放,它也就退休了。
搬了几次家,外壳都扔了,但板子一直没舍得扔。

01.jpg

04.jpg

03.jpg

08.jpg

07.jpg

看到板上的几片国产IC,还有金封的DD03管子,有一种亲切的感觉。虽然现在比它们指标高的IC和功率管遍地都是,但出于怀旧,我就有了想让它们重获新生的冲动。
初步设想,只保留SL30、SL349、DD03功率管,其它元件都用新的,其中小功率电阻、电容全部采用0805贴片,PCB板重新设计并到厂家打样,考虑到免费PCB 10*10CM的限制,每个声道那4只功率管和散热片就不准备设计在PCB板上,而是接在外面,这样,两个声道应该能安排在10*10CM的面积上。
在制作前,为了确保SL349还能正常工作,准备先制作一个OTL电路来验证,SL349用插座与电路连接,这样一个电路就可以验证所有的IC。
OTL电路原理图:

SL349_OTL_2.png

本篇先说这么多,后续再发表制作调试过程。
欢迎大家拍砖。

评分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3-4-12 06: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楼主的大作,话说这块板当初音质咋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12 10:4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szhou 于 2023-4-12 10:45 编辑

中学科技,满满的回忆,可惜当年囊中羞涩,只能一遍遍看文章,幻想着有一天自己会拥有这块板子聆听好听的靡靡之音,无奈这只是个梦。感谢楼主让这块板子重获新生,期待成功后能发个视频让我们过过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12 11: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玩得起这个也是土豪级别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12 11: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虽不懂电路,但是看见这种怀旧帖很感兴趣,希望能多学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12 11: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灵魂弧线走线!哈哈哈
回忆起1996年时使用“汇通”2:1贴图焊盘,线路胶贴工具的情景,还有1:1打印稿贴上,直接刻覆铜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12 11:2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块电路板,楼主一直没有舍得扔,是因为凝固了心血在此!

中学科技,无线电爱好者的朋友,

您的作品不错,覆铜板还是自己DIY的。

大名还在上面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12 22:03: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SL冠字电路是上无十六厂(记不准)的,SL349用的不多,SL404被用在一款红灯名机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12 22:57: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学科技,满满的回忆,可惜当年囊中羞涩,只能一遍遍看文章,幻想着有一天自己会拥有这块板子聆听好听的靡靡之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13 00:31:30 | 显示全部楼层
SL349我记不清是80年还是81年从《中学科技》和《无线电》杂志上买的套件组装成OTL2x20W的双声道功放,还邮购了录音机芯,配上12寸纸盆喇叭,当时让很多人听了非常震撼,这块板已收在纸箱中多年不用了,手中现在还能找到的一对SL404功放板,功率也不是太大,扔在一边不感兴趣了。时间过得真快,一晃40多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13 01: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jshyda 发表于 2023-4-13 00:31
SL349我记不清是80年还是81年从《中学科技》和《无线电》杂志上买的套件组装成OTL2x20W的双声道功放,还邮 ...

应该是 SF404 功放集成电路 需要扩流管的, 上无七厂产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4-13 14: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以上各位的鼓励。
把集成块和功率管从原电路板上拆下来了,先将集成块用100度的酒精浸泡了一个晚上。

09.jpg

清洗干净后再将引脚整形,在整形过程中发现SL30的一个脚折断了。

10.jpg

断脚的脚号是第8脚,从电路图中可以看到,SL30的第8脚与第7脚都是放大器的电源端,外部是要连在一起的,所以,就用一根φ0.1mm的铜丝将7脚与8脚的断口焊在一起。

14.jpg

将SL30的脚剪短,整理成SOP封装的形式,以方便焊接。

13.jpg

在清理过程中,发现40多年前的加工工艺确实落后,在放大镜下观察到,这些集成块的引脚很是粗糙。

11.jpg

12.jpg

引脚上有压痕,引脚边缘有毛刺,会划手。
另外,做实验的OTL电路准备用洞洞板来完成,已经设计完毕,下一步就进行焊接,调试。


15 OTL_PCB.jpg

16 OTL_PCB.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4-13 23: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保险起见,对8只功率管重新进行了测量。
用“晶体管测试仪”测量,耐压都超过120V左右,hfe在80左右。
用“特性曲线仪”测量,输出特性曲线都比较好。

17.jpg

18.jpg

模拟示波器显示“输出特性曲线”,由于曝光速度比较块,所以有部分曲线未显示出来。

19.jpg

数字示波器显示的“输出特性曲线”就比较完整。

20.png

将8只功率管用洗洁精清洗干净,像新的一样。


2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14 00: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测功率管要大电流 引线太长了。 记得多数DD03大电流下只有几十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14 18:4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的国产IC脚都是金灿灿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27 03: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