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1-28 19:29: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成功的大作!
显示器AV输入与天线接收到的图像有区别,天线接收到的图像受电视制式限制,美制视频最高频率只有4.2M,我国用的D制电视制式视频最高频率只有6M,而电视盒、DVD播放器输出的D制视频频率上限可达到10M。我建议视频放大部分的高频补偿采用简单的RC补偿,电感补偿电路过于复杂,且其补偿频点在2.5M和4.5M,对于高清视频来说不合适。视放管发射极的C3补偿转折频率较低,补偿量太小,造成图像细节模糊,且在对比度调得比较高时,采用这种高频补偿电路的电视机,显示黑底白字图像时字右侧有黑影,显示效果不是很好。可以尝试去掉C3,然后在电位器两端并联100~300pF小电容,可以显著提升小字符的清晰度。大多数黑白电视机的视放负载电阻在6.8k~10k之间,这里用得比较小,使放负载电阻用小一点对清晰度有利,然而会增加使放管发热量,对比度调到最高的情况下长时间连续工作,视放功率是否足够?
楼主提到了显示效果,既然想让显示效果更好一些,楼主也不忌讳使用半导体元件,那么,如此复杂的显示器都做出来了,不妨把简单电视机省掉的行、帧消隐电路加上去,RC锯齿波线性矫正电路也可以考虑加进去。楼主提到图像灰度,测试信号是静态图像,实际的视频有亮暗变换,这种直流耦合视放显示大面积暗或者大面积亮的图像时,灰度并不像测试的那样好。可以考虑视放与显像管阴极改直流耦合(须调整显像管栅极电位),视放管基极用行回扫篏位代替分压偏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