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1-7 15:54: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楼电路图看起来有些元件没有存在的必要或者不合理,然而这并不影响分析。Q1以及相关电阻、电容组成一个共基极放大器,C3、C1分别是其输入、输出耦合电容,而L1、C7、C5是电路的选频、衰减、反馈网络,这两部分就是LC选频振荡器的关键。先说共基极放大部分,假如三极管的共发射极放大倍数大于10,那么在忽略发射极电阻和集电极电阻分三极管的共基极放大倍数(集电极电流除以发射极电流)通常大于0.9又永远小于1,因此共基极放大器的电流放大倍数是相当稳定的,几乎不随三极管电流放大倍数和集电极电流改变而改变——然而,共基极放大器的输入阻抗=26mV/Ie即输入阻抗与发射极电流成反比,改变发射极电流就会改变输入阻抗,从而改变输入到共基极放大器的电流和放大器的输出电流。对于LC选频电路来说,共基极放大器接电容C7与C5连接点,这与接L1抽头是等效的,因此放大器输出端接L1全部,放大器输入端接L1抽头,因此这是自耦降压变压器,调整C7和C5比值相当于调整自耦变压器抽头位置,从而改变反馈给放大器的波幅。LC选频正弦波振荡器的振荡幅度无法精确计算,振荡幅度大小取决于放大电路的实际增益与选频回路的衰减与损耗,当增益大于损耗,振荡幅度就会增大,当增益小于损耗,振荡幅度会减小甚至停止振荡,而回路L1的损耗又与其两端波幅的平方成正比(谐振回路可以看成一个电阻,电阻的输入功率正比与其两端电压的平方),晶体管工作电流固定不变,振荡幅度最终会达到平衡,结果就得到了等幅正弦波。 |
|